194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奧托哈恩(Otto Hahn)(二)

Print Friendly

194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奧托哈恩(Otto Hahn)(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吳詩慧碩士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葉名倉教授責任編輯

在1938年7月13日,幫助和支持Hahn的Lise Meitner必須得冒很大的風險,因為她的猶太血統,並且失去了她的奧地利國籍,她移居斯德哥摩爾〈Stockholm〉,斯德哥摩爾位於瑞典。 Hahn繼續與Strassmann一同工作。1938年底,他們在他們樣品中發現鹼土金屬的同位素的證據。1938年底,他們發現的證據同位素的鹼土金屬的樣品。金屬的發現是由Wilhelm Traube所利用有機鋇鹽所構建,Wilhelm Traube是一個猶太化學家,但後來被逮捕和殺害,儘管Hahn的努力救他。尋找第二族鹼土金屬是有問題的,因為它不符合邏輯與其他元素從發現到目前為止。Hahn初步懷疑它是鐳,從鈾核分裂產生出兩個α-粒子。當時,科學共識是,即使分裂出兩個α粒子通過這個過程是不可能的。這個想法是把 鈾成鋇(必須消除約 100個核子)被認為是荒謬的。11月10日在參觀哥本哈根,Hahn討論了這些結果與Niels Bohr和Lise Meitner進一步改進的技術,導致了決定性的實驗1938年12月16-17日(即著名的“鐳鋇,釷,分餾“),產生令人不解的結果:三種同位素的特 性並不像是鐳,但反而是鋇。Hahn所描述的結果在給Meitner的信中提到,12月19日:“… …我們越來越接近一個可怕的結論,就是我們的鐳的同位素的特性不像是鐳,反而卻像是鋇… …也許你可以有一些精采的解釋,我們認為它不能真正的變成鋇。“在她的回覆,邁特納同意,爆裂的鈾核這件事情是非常難以接受,但認為有可能。

在1938年12月22日,Hahn在Naturwissenschaften這篇期刊上刊登了一篇關於放射化學的結果。12月27日,Hahn打電話給 Naturwissenschaften的編輯,並要求想要在先前文章再增加一個段落。他猜測先前在被照射的鈾中觀察到的一些鉑族元素,這是最一開始解釋 成超鈾元素,但事實上可能是鎝〈當時稱為Masurium〉和較低的鉑族金屬〈原子序43到46〉。直到1939年1月,他仍充分相信較輕的元素生成的原 因是他先前發表修訂的文章,在1939年,他充分地確定在他的裝置中,有發生輕元素的形成的現象,因此他發表了一個重新修訂的文章,基本上收回之前聲稱觀 察到超鈾元素與其鄰近的鈾,以及總結不是他之前所看到的是較輕的鉑銅合金,鋇,鑭和鈰。
身為一個化學家,Hahn並不願意在物理上發表一革命性的發現。然而Lise Meitner和她的姪子,一位年輕的物理學家Otto Robert Frisch,在瑞典做出了同樣的結論,同時能夠制定出基本的數學型式的核分裂(此用詞是由Frisch所創造的),而隨後此用詞也變得舉世皆知,在接下 來的幾個月中,Meitner和Frisch發表了兩篇文章用來討論以及在實驗上證明這樣的假說。
在之後的致謝中,Meitner寫到;
Otto Hahn 和 Fritz Strassmann發現了核分裂是在人類的歷史中開啟了一個新的世代。就我看來這樣的發現是意義非凡的,尤其是在背後是利用純粹的化學來實現這樣的結果。
在接受德國電視台採訪時(ARD,1959年三月八號),Meitner說到:
Hahn與Strassmann藉由極好的化學能力、難以置信的化學能力,做到這樣的成果,而此研究的成果是遙遙領先這時代的任何人,美國人不久後學會了 如果做到這樣的結果,但在當下,只有Hahn 和 Strassmann能夠真正地做出這樣的成果。這正是因為他們是這樣優秀的化學家,如此他們成功了利用化學來展示並證明了一物理過程。

參考資料:
http://en.wikipedia.org/wiki/Otto_Hahn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5 +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