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河川特色與治理

Print Friendly

臺灣河川特色與治理
經濟部水利署陳展裕副工程司

臺灣河川的特色

臺灣本島所有河川都由中央山脈或其鄰近的山區發源,分別向東、西注入太平洋或臺灣海峽。由於地形上標高超過1,000公尺的山區占本島總面積約31.5%,與歐美及亞洲鄰近國家的河川相比,臺灣的河川流路相對短而急促,且坡降大(如圖1所示),上游山區之坡降常超過1/100,為下游平原地區之5~10倍。

由於臺灣地質質地脆弱且多崩塌,洪水時常狹帶大量泥沙,造成集水區或河道周遭地區的土砂災害。加上臺灣位於北太平洋西側的颱風路徑上,每年侵襲的颱風平均約3.5次,豪大雨數十次,這些颱風豪雨和不良的天然環境,造成臺灣地區的單位時間降雨量、河川的最大洪水量到達時間,以及洪水的土砂含量常接近世界紀錄,此為臺灣河川的特色,也是造成治理困難的主因。

圖1 臺灣河川與歐、美及亞洲鄰近河川坡降比較示意圖 (圖片來源:經濟部水利署簡介)

灣河川的治理

臺灣地區主要的河川防洪治理工程,大多數在日據時代即已開始規劃並且局部實施,只是早年的防洪設施簡陋,一遇洪水就會潰決,徒耗人力財力。民國16年以後,各河川陸續設置河川工事事務所專職治理,河川防洪才有大幅進展。光復後,因應人口增加及配合經建政策,開始依照公共利害關係輕重、經濟價值高低及政府財力等,進行河川流域治理,就是在上游實施水土保持工作,而在下游興建防洪設施,確保流域的防洪安全。民國37年前臺灣省水利局(經濟部水利署前身)成立以來,整體防洪規劃與工程之技術不斷研究、檢討改進,並逐步推展,目前計畫辦理之防洪工程已完成近8成。隨著河川治理理念的不斷進步,經濟部水利署對於河川治理已朝流域綜合治水之策略演進,考量滯洪、蓄洪、分洪、減洪、導洪及束洪等工程方法,並儘量利用沿岸的公有土地,放寬河道不與河爭地,或作為滯、蓄洪池儲納洪水。另外再配合土地利用管理、建物管理、洪水預報、淹水預警、洪氾區管制、防救災應變措施、洪氾災害保險及民眾教育宣導等非工程方法,依照因地制宜的原則來研擬流域整體治理對策,促使在設定的保護標準內達到減輕淹水災害,並且能兼顧生態保育、景觀、親水、休憩及水源利用等功能,流域綜合治水策略示意如圖2。

圖2 流域綜合治水策略示意圖

民國88年的莫拉克颱風為臺灣帶來近50年來最嚴重的土石流、漂流木、洪水及淹水等多項災害同時發生的複合型災害,而臺灣地區的河川特性結合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的影響,未來發生複合型災害機率將會增加。我們必須深切體認「人無法勝天」,並從整體國土保安、復育及防災等面向,重新檢討國土規劃利用,以流域系統性整體治理的思維,整合流域上、中、下游水、土、林綜合治理,由中央及地方各部門通力合作,以提昇河川流域的抗洪減災能力。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3 −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