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電質

Print Friendly

介電質(Dielectrics)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物理系 2012 盧奕銓

  • 定義及基本概念

物質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導體」與「絕緣體」,而絕緣體又稱為介電質。在導體內,每顆原子的外層電子可以任意移動,所以無法明確區分哪顆電子屬於哪顆原子。若將導體放在外加電場中,導體內的自由電子會逆著電場一路被推擠到導體表面,產生屏蔽效應;然而對介電質而言,電子被原子核束縛的很緊,加了電場之後,電子雖然也想逆著電場方向移動,但卻只能在自己所屬的原子附近做小幅度位移。雖然運動幅度不大,但每顆原子因為正負電荷分離,而形成許多「電偶極矩」,我們稱這種現象為「介電質的極化」。這些電偶極矩也會產生電場,在介電質內部,電偶極產生的電場和外加電場相反,所以也有些微的屏蔽效應;而在介電質外,靠近被極化物質的兩極處,電偶極產生的電場和外加電場方向大致相同。所以當極化現象發生後,介電質內外的電場其實是「外加電場」和「電偶極產生的電場」的向量和。

外加電場越大,正負電荷分離就越明顯,極化的程度也就越大,但外加電場不見得一定和極化程度成正比。然而,如果外加電場不是很強的話,極化程度約略會和外加電場成正比,用數學式表示可以寫成

\(\vec{P}=\epsilon_0\chi \vec{E}\)

其中 \(\vec{P}\) 是物質中單位體積的總電偶極矩強度,\(\epsilon_0\) 是真空中的電容率,\(\chi\) 稱為物質的電極化率,與物質的組成成分有關,\(\vec{E}\) 是總電場(外加電場和電偶極產生的電場總和)。用一點數學可以證明,外加電場和物質極化後產生的電場成正比。因此,上面這道公式仍然可以解讀為:外加電場和極化強度成正比。公式中,會用總電場而不用外加電場,純粹只是定義習慣而已。

  • 極化成因

介電質的極化可再細分為兩種常見的原因:電荷分離、電偶極旋轉。

  1. 電荷分離
    如定義中所述,一個電中性的原子放在外加電場中,帶正電的原子核會受到電場的推力,而帶負電的電子會受到電場的吸力,所以原子核會偏離電子分布的中心,而產生電偶極矩。物質中產生許多電偶極矩,在巨觀上就是被極化。
  1. 電偶極旋轉
    有些物質本身就是由許多「電偶極矩」分子所組成。例如一個水分子雖然是電中性的,但是電荷分布很不均勻,即使在沒有外加電場之下,電子也大多分布在氧原子附近,所以水分子本身就是一個電偶極矩。沒有外加電場之下,這些水分子的方向沒有無規則可言,所以巨觀上一杯水也沒有任何極化現象。然而加了電場之後,帶負電的氧原子會被電場吸引,而帶正電的氫原子會被電場排斥,所以整個水分子會開始旋轉,直到正負電荷的連線和外加電場平行為止。

當然,在水分子當中,每個原子(氫和氧)也會因為外加電場,而有些許的電荷分離。所以極性分子組成的物質,在外加電場下極化效果通常很強,因為極化現象同時來自於「電荷分離」以及「電偶極旋轉」等兩種成因。

  • 電磁波中的介電質

以上都是假設外加電場是靜電場。如果將物質放在電磁波中,電磁波隨時間震盪的電場也會把物質極化。只要電場變化速度不要太快(頻率不要太高),物質的極化強度大致上還是和外加電場成正比。然而,當電磁波頻率變高,電場震盪速度太快,正負電荷來不及位移太多,或是電偶極矩來不及旋轉完,電場就已經改變方向,都會減弱極化強度。一般而言,在電磁波中,介電質會有以下兩個新的反應:

  1. 電場和極化強度開始不同步。例如外加電場是一個正弦波,則極化強度會是延遲的正弦波,延遲的程度和物質種類和電磁波頻率有關。
  2. 極化強度減弱。外加電場振幅固定之下,如果慢慢調高電磁波的頻率,會發現電極化率 \(\chi\) 開始慢慢遞減。值得一提的是,要轉動一個電偶極矩,比讓原子電子分離還要困難,所以當電磁波頻率升高時,\(\chi\) 一開始遞減的原因,是因為電偶極矩來不及轉動;而頻率若繼續增加,\(\chi\) 的遞減才是因為電荷來不及分離。

電偶極旋轉也是微波爐加熱的主要原理:微波爐所發射的電磁波頻率為 \(2.4\mathrm{GHz}\),這個頻率的電磁波特別容易被水吸收,而且穿透力好。水分子受到電磁波驅使之下會開始擺動,於是開始摩擦、碰撞其他分子,增加物質內部的分子的動能,溫度也跟著提高,達到加熱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Griffiths, D. J. (2012), Introduction to Electrodynamics, 4th edition. Pearson.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2 +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