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溫與灰霾 (Thermal Inversion and Gray Haze) -中

Print Friendly

逆溫與灰霾 (Thermal Inversion and Gray Haze) -中
台北縣天主教聖心女子高級中學生物科許家榕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張永達副教授責任編輯

(5)地面逆溫:在近地面100公尺的逆溫是常發生的,尤其在晴朗的夜晚,強烈的長波輻射作用常使近地表面的氣溫下降的比較高層大氣為快,因此逆溫層也就形成了。山谷逆溫即屬地面逆溫。在冬季山區,夜間山坡上的空氣冷卻很快,冷空氣重,於是順坡下沈聚到谷底,把谷地中原來的暖空氣抬擠上升,而形成上暖下冷的逆溫現象。

逆溫的形成常常是幾種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無論是怎樣形成的,只要逆溫出現,對天氣均有一定影響。

逆溫層阻礙空氣的垂直運動,使得大量煙霧、水氣等聚集在逆溫層下面,使能見度降低,造成大氣污染。因為地面熱氣上升後,地面就會變冷,這種現象常常會影響該區域熱帶經濟作物,使枯萎甚至傷亡。再者,逆溫層現象像蓋一頂帽子阻止空氣對流或擴散,如果這頂帽子被任何因素破壞了,突然釋放積壓了的對流能量,加上當時的水氣,將可能發生暴風雨,甚至在寒冷氣候下可能下凍雨或造成冰暴的災害。在美國中西部,這種現象也可能發生在龍捲風之前。

另外,因為較高的暖空氣覆蓋著較低的冷空氣,可能會導致空氣汙染物無法散出,影響生物的健康。

灰霾(Gray haze, 又稱煙霞)指在近地面的空氣中,有大量煙霧、塵埃浮游在空中,使能見度下降。灰霾有損健康,吸入過量損害心肺功能,長遠可能導致死亡。之所以稱為「霞」,是因為光線經空氣分子、水氣和塵埃雜質的散射後的色彩。因此,把煙霧形成的一片阻礙視線的啡、灰色稱為「煙霞、pea souper、pea soup fog」。

請參閱逆溫與灰霾 (Thermal Inversion and Gray Haze) -下

參考資料:
1.劉復誠,1984年。空氣污染氣象學簡介。科學月刊,0179期。
2.施添福主編(1999),高級中學地理教師手冊,第一冊,臺北:龍騰文化出版社,第93頁)
3.California Environment Home
http://daphne.palomar.edu/calenvironment/smog.htm
4.wikipedia/ Inversion_(meteorology)
http://en.wikipedia.org/wiki/Inversion_%28meteorology%29
5.wikipedia/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
http://zh.wikipedia.org/zh-hk/19 … E%E4%BA%8B%E4%BB%B6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8 −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