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

[講座] 2014春季展望【宇宙大探索─從光明到黑暗!】系列演講

2014春季展望【宇宙大探索─從光明到黑暗!】系列演講

poster-large今年國際上充滿了「天文、太空、宇宙」的氛圍,因此2014年春季的系列「宇宙大探索—從光明到黑暗!」各場邀請演講將環繞這個主軸,發展出八個方向的演講:這一系列將從彗星探索開始,到行星形成、恆星黑洞、星系形成和活躍星系核、宇宙微中子、暗物質,直到暗能量和宇宙本來面貌!

春季系列所邀請的展望講座,分別來自中央研究院天文與天文物理研究所、清華大學物理系、臺灣大學物理系與天文所,梁次震宇宙學與粒子天文物理學研究中心(LeCosPA)等科研教育機構,受邀的講座將從各人的專業領域,提供聽講民眾天文宇宙的科學知識和邏輯思考。我們相信,今年的春季展望系列又將會是一季收穫豐富的科學饗宴!

時 間:
2014/04/11 ~ 2014/06/13
每週五晚間7:00 ~ 9:00(6:30 開放依序入場)

地 點:
臺灣大學應用力學研究所一樓國際會議廳

主持人:

孫維新 
臺灣大學物理系暨天文物理研究所教授/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陳丕燊
臺灣大學天文物理研究所教授

日珥的分類

日珥的分類 (Classification of Solar Prominence)
私立方濟中學地球科學科 李煥基教師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 傅學海教授 責任編輯
 

早在十八世紀,科學家觀察日全食的時候,就發現被遮蔽的太陽盤面周圍,有一些紅色的凸起物,這些突起物被稱為紅色火焰 (red flame),原本以為紅色火焰是月球上的雲,後來才證明紅色火焰是太陽表面的現象,現在藉由濾鏡的幫助,不需發生日全食,我們也可以觀察到紅色火焰,現今科學家稱這紅色火焰為日珥。

黯淡年輕太陽(Sun)的矛盾(下)

黯淡年輕太陽(Sun)的矛盾(下)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傅學海副教授責任編輯

行星大氣的調節機制

行星的大氣像是一個有機體,當環境改變時(例如太陽輻射減弱),大氣本身產生相對的回饋作用,或是增強、或是減弱環境改變時所產生的效應。基本上,當太陽輻射減少了30%,地球由於受熱減少,表面溫度會隨之下降。

不過,要注意的是:太陽輻射所減少的30%,並不是直接反應在地球表面的溫度改變上。地球表面的溫度決定於能源(熱)流進與流出的收支平衡。流進地球的輻射量,正比與太陽發出的輻射量,但是流出的輻射量卻與地球表面溫度的四次方有關。如果沒有任何其他的回饋機制,太陽輻射減少30%,會導致地表溫度降低7%。

地球影響氣候的各種回饋機制彼此牽扯糾纏、相當複雜。但是有主要兩個因素是可以被確認。其一是反照率(albedo),二是溫室效應。

黯淡年輕太陽(Sun)的矛盾(上)

黯淡年輕太陽(Sun)的矛盾(上)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傅學海副教授責任編輯

推理與常軌衝突時,科學家總是想要找出解決矛盾知道,最近十年來,天文學家與地球科學家都在探討的「黯淡年輕太陽矛盾」議題,便是屬於這類推理與常軌衝突的情形。

太陽穩定的發出光與熱,維持了地球上的氣候穩定,讓生命持續發展。但是想想看,如果太陽的輻射量減少了少了30%的太陽輻射,會發生什麼事?

穩定,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太陽,穩定的太陽,提供地球上生命所需要的光與熱。如果太陽所發出的光與熱增加或減少30%,一定會對地球的生態環境造成巨大的影響。如果太陽的光度降至目前的70%,而地球的熱能支出沒有相對減少的話,地球的表面溫度一定會降低,而且低至冰點以下,整個地球將成為一個冰封的世界,成為一個冰凍的星球。

金星凌日(Transit of Venus)

金星凌日(Transit of Venus)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陳柏宇研究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傅學海副教授責任編輯

金星凌日的現象與日食的現象類似,都是天體從太陽盤面前經過的現象,只是金星距離地球很遠,看起來金星呈現一個黑點通過太陽盤面。水星與金星位於太陽與地球軌道之間,稱為內行星(inferior planets,注意不要與inner planets混淆)。

當內行星通過地球與太陽之間,就會呈現太陽被內行星遮住一小部分的現象,這個現象在人類的歷史中發生過不少次,但是實際觀測的次數並不多。
內行星與太陽位於同一方向時,稱為「合」。內行星在太陽與地球之間稱為「下合」,太陽在內行星與地球之間稱為「上合」。

金星凌日發生時,金星位於地球與太陽的連線上,位於「下合」的位置,因此會被耀眼的陽光所影響,因此早期人類要觀測金星凌日並不容易,也很難準確觀測金星初虧(接觸太陽盤面)、食暨(金星整個進入太陽盤面)、復圓的時刻。

土星環

土星環 (Rings of Saturn)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科所彭天音碩士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傅學海副教授責任編輯

土星環環中有不計其數的小顆粒,大小從微米到公尺都有。這些小顆粒的軌道成叢集般繞著土星運轉。環中顆粒的主要成分是水跟冰,還有一些塵埃和其它的化學物質。伽利略(Galileo Galilei)在1610年把望遠鏡指向天空,成為觀察土星環的第一個人。在1655年,惠更斯(Huygens)成為描述環是環繞土星的盤狀之第一人。拉普拉斯(Laplace)認為土星環是由許多微細的小環累積而成的,並有空隙。在環的中間有一些空隙是軌道共振引起的波動造成的,像是泰坦環和G環(Titan Ringlet , G Ring)。

金星特快車(Venus Express)初步結果

金星特快車(Venus Express)初步結果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地球科學科蔡哲銘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傅學海副教授責任編輯

金星與地球在體積、密度質量都差不多,因此天文學家認為兩者的初始狀態應該相當類似,經過四十多億年,卻演變出差異相當大的表面氣候環境。目前,金星表面的溫度比烤箱還高,濃厚的二氧化碳產生的強烈溫室效應,使得表面的溫度接近攝氏500度。同時金星表面的氣壓高達90大氣壓,並且混雜有毒的氣體在大氣中。這些都與我們所認知的地球表面氣候環境截然不同。

歐洲太空總署於2005年11月發射一艘命名為「金星特快車(Venus Express)」的太空船,於2006年4月抵達繞行金星的軌道,探索金星並蒐集相關的資料,希望能了解科學家長久以來對於金星的疑問,諸如:金星表面為何如此高溫?目前是否仍有火山活動?為何能夠不斷產生颱風級的行星風?同時也希望能夠透過了解金星炎熱高溫的氣候環境,讓我們對於地球本身氣候的環境能由更多的認知。

誰發現了海王星(Neptune)

誰發現了海王星(Neptune)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傅學海副教授責任編輯

誰最先發現海王星一直存有爭議,不僅關係著個人的榮譽,也牽連著國家的榮辱。在發現海王星一百多年後,真相終於還原,英國格林威治天文台掩蓋了重要的文獻,讓亞當斯(Adams,1818-1892)與法國的勒威耶(Urbain Jean Joseph Le Verrier,1811-1877)並列海王星的發現者。

海王星的發現是紙上作業的結果,是牛頓天體力學的輝煌成就,是經天體力學計算天王星軌道被干擾的情形後,預測其存在,在1846年被觀測証實。根據當時已經發展的牛頓力學理論,計算天王星的軌道位置,發現與實際觀測的位置不同,差距甚至達到60角秒。一個圓有360度,一度等於60分,一分等於60秒,習慣上角度的分、秒稱為角分、角秒,免得與時間單位的分、秒相混淆。當時的觀測精度應在10角秒以內,這就產生了問題,當時分為兩派來解決這個觀測與理論上的差異。

意外發現天王星(Uranus)

意外發現天王星(Uranus)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傅學海副教授責任編輯

在1781年以前,在人類所認知的宇宙中,並沒有天王星。它的發現具有傳奇色彩,是在一個天文狂熱愛好者的辛勤觀測下所發現的,在數算恆星的過程中的意外發現。
自古以來,人類就知道天上有金木水火土五顆行星。文藝復興時期以後,經過哥白尼、伽利略、刻卜勒等人的貢獻,地球成為環繞太陽的行星之一。天王星的發現代表了勤奮觀測,意料之外的發現。

在十八世紀的時候,學術人士認為恆星均勻散布在宇宙中,因此可以藉著計算星星數量的方法來估計宇宙的大小,星星愈密集,表示宇宙厚度愈大;相對的,星星稀疏的天區,則表示宇宙在這方向的距離比較短。當代的大哲學家康德也持這樣的論點,但是沒有天文學家去進行數算星星的觀測。當時德裔英國音樂家及業餘天文家威廉‧赫瑟爾(William Herschel)決定進行數算星星的繁重工作,他將星空劃分為683個區域,和妹妹卡洛琳兩人合作,使用望遠鏡夜夜進行觀測。威廉看著望遠鏡觀察星星的亮度與特徵,卡洛琳則在室內就著煤油燈一一紀錄。

大量的水從金星(Venus)逃逸

大量的水從金星(Venus)逃逸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傅學海副教授責任編輯

金星,西名維納斯(Venus)一個神話中掌管愛與美的女神,一個籠罩在濃雲密佈下的行星。歐洲太空總署發射升空的金星特快車號太空船提供了一個新線索,讓科學家了解金星如何流失水分。水是生命所需,地球與金星的體積差不多,也大約在相同時期形成,天文學家因此認為,兩行星在形成之初應該有大致相同份量的液態水。但是在目前,地球大氣與海洋所擁有的液態水,是金星的10萬倍。

金星特快車是歐洲太空總署所發射升空的太空船,在2005年11月9日於哈薩克成功升空,經過153天的航行,於2006年4月進入抵達金星,經過數個月軌道調整,於當年6月4日開始探測金星。在2006年與2007年環繞金星,研究金星的大氣與電漿環境,調查金星大氣的溫室效應,雲層的特性、不同高度霧霾的形成,大氣逃脫過程,大氣與太陽風的交互作用,以及高層大氣高速自轉的力學機制。也研究金星的微弱磁場,在離表面80公里處的紫外線吸收情形,表面之高電波反射區,大氣與地表的交互作用,火山與地震活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