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簡介(Brief Introduction of Friction)

Print Friendly

摩擦力簡介(Brief Introduction of Friction)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物理科陳智勝老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系蔡志申教授責任編輯

摩擦力是阻止物體沿介面間的正切方向相對運動的力,可以發生在固體、流體層或材料分子間。摩擦力通常分成幾種形式:

(1)乾摩擦力:阻止固態物體表面相對運動的力。乾摩擦力也可以分成靜摩擦力與動摩擦力兩種。其中靜摩擦力是指兩物體尚未發生相對運動時,物體表面間的阻力。而動摩擦力則是物體已經產生相對運動時,物體表面間的阻力。
(2)潤滑摩擦力:在物體相對運動之間,存在一層流體層,此時所造成的摩擦力。
(3)流體摩擦力:不同的流體層相對流動,彼此間所造成的摩擦力。
(4)表面摩擦力:物體在流體中,受到流體在物體表面拖曳(drag),所造成的摩擦力。
(5)內部摩擦力:物體在形變過程中,內部分子間相對移動所造成的摩擦力。

摩擦力並不是物理學中最基本的作用力,它來自於帶電粒子之間的電磁力,包括電子、質子、原子和分子之間的作用力。摩擦力牽涉到分子尺度的微觀作用力,而又以巨觀尺度的現象表現出來,並不容易以基本的物理定律去計算摩擦力的大小,但摩擦力的大小可以利用實驗得知。

當物體接觸面有相對運動時,摩擦力會將物體的動能,轉換成為熱能。早期解釋動摩擦力的方式,是假想物體間的表面粗糙,因此造成相對運動間的阻力。但目前普遍接受的說法則認為,動摩擦力來自於物體表面的化學鍵。在微米或奈米尺度的表面,物體粗糙程度或接觸面積不會影響動摩擦力的大小。

研究摩擦力的機制,會發現兩物體間的摩擦力有以下法則:

(1)最大靜摩擦力與動摩擦力,和物體間的正向力成正比。
(2)物體間的摩擦力和物體間接觸的面積無關。
(3)動摩擦力和物體運動的速度無關。

不過上述第(2)法則不適用於彈性體,例如大卡車的輪胎寬度通常設計得較寬,理由是因為輪胎所受的壓力會較小,所以輪胎不易形變,可以減少因輪胎形因變造成的阻力。

最早由科學家庫倫(Charles-Augustin de Coulomb)將摩擦力的方程式寫出:

$$F_s\le \mu_sN$$

其中 $$F_s$$ 為靜摩擦力,$$\mu_s$$ 為摩擦力係數,$$N$$ 為物體間接觸的正向力。

這是一個由經驗得到的公式,其中靜摩擦力的最大值為 $$\mu_sN$$,即所謂的最大靜摩擦力。若物體間產生相對運動,則動摩擦力可表示為 $$\mu_kN$$,其中 $$\mu_k$$ 為動摩擦係數。

由這樣的方程式可以發現正向力和動摩擦力成正比,而且與物體間接觸面積無關,此為實驗經驗歸納得到的近似結果,而這簡化的公式可以使我們在處理摩擦力的問題上較為方便。雖然在微觀的物理分析上,摩擦力不是和正向力成線性關係,而且摩擦力和接觸面積也並非毫無關聯,但這樣簡便的近似公式仍然相當實用。

參考資料:
1.維基百科–摩擦力  http://en.wikipedia.org/wiki/Friction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 1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