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稜鏡最小偏向角

Print Friendly

三稜鏡最小偏向角 (Minimum Possible Deviation of the Prism)
國立彰化高級中學物理科賴文哲老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系蔡志申教授責任編輯

稜鏡有很多類型及不同的功能,一般常提到的三稜鏡 (triangular prism)是以三角型為底,長方形為邊的三稜柱。光從一個介質進入到另一個介質時,速度會改變而產生折射,由於介質的折射率與光的波長或光的顏色有關,而產生色散作用。牛頓是第一個注意到稜鏡將無色的光分裂出顏色的科學家,他也利用透鏡和第二個稜鏡將彩虹重組成白光。

三稜鏡除了常被討論到的分光效果之外,光線經兩折射面折射後,與原入射方向產生一偏向角。當入射線以入射角 i 射進稜鏡的第一個折射面(稜鏡的折射率為 n ,置於空氣中),應用兩次折射定律即可求出自第二個折射面射出折射線的方向,第二個折射線方向與原入射光方向所夾的角度稱為偏向角,以 δ 表之,圖形如下。
06pic1.png

α 為三稜鏡的頂角, i 為入射角, i’ 為折射角,偏向角 δ 不但與頂角 α 及稜鏡的折射率為 n 有關,也因入射角 i 而變。由實驗中發現對某一三稜鏡( αn 為定值),當光徑左右對稱,即入射角 i 與第二個折射角 i’ 相等時,偏向角 δ 有一最小值 δm,稱為稜鏡的最小偏向角。其理論證明有幾種方式,以下是較簡單的方法:

06eq1.png

 


參考資料
1.維基百科–稜鏡  http://en.wikipedia.org/wiki/Prism_(optics)
2.維基百科–色散稜鏡  http://en.wikipedia.org/wiki/Dispersive_prism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 1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