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穿隧式顯微鏡原理

Print Friendly

掃描穿隧式顯微鏡原理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STM)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系曾鈺潔碩士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系蔡志申教授責任編輯

 

掃描穿隧式顯微鏡 (STM) 是利用量子穿隧效應 (quantum tunneling effect) 探測晶體表面原子結構的儀器。其發明的原由皆在本站文章–「顯微鏡發展歷史–掃描穿隧式顯微鏡的誕生」中陳述;此文將進一步討論掃描穿隧式顯微鏡的設計原理。

其主要利用的物理原理是量子穿隧效應,這是一種運用在原子世界的量子特性,無法以古典觀點(一般高中所學的物理)加以解釋。古典力學中,波動與粒子為不同的類別,一般物質屬粒子,其運動須遵守牛頓運動定律;若將一物體丟向一面硬牆(此運動不具破壞性),該物體絕不可能穿牆而過。然而在原子世界中,物質具有波動和粒子的特性,即波粒二象性(wave-particle duality),運動模式須遵守異於古典的量子力學;因具有波動的性質,當很多電子撞擊一層很薄的障礙物時,電子有不為零的機率穿過電位障壁,並產生穿隧電流(tunneling current)。穿隧電流與障礙物厚度成指數函數遞減,大約當厚度增加一埃,穿隧電流會衰減為原來的十分之一,可見穿隧電流對障壁厚度非常敏感;利用此特性即可建構一台具原子解析度的顯微鏡。

若探針尖端夠尖,並和樣品維持在能產生穿隧電流的距離之內(約為5埃左右),此時只要在探針與樣品間施加一電場,即可誘發電子穿越電位障壁產生穿隧電流。利用穿隧電流隨該距離靈敏的改變,讓探針在樣品表面上來回掃描,對應記錄各點高度值,即能構成樣品表面的二維圖像。常見的取圖法分為兩種:

1.定電流取像法(constant current mode):如圖一,在掃描過程中固定穿隧電流值,即鎖定探針和樣品表面間的距離。因此探針必須隨樣品起伏調整高度,記錄調整的高度可繪出樣品表面影像。此模式可以容忍掃描高低變化較大的樣品,但因調整高度使掃描速率緩慢,較易受低頻雜訊的干擾。

2.定高度取像法(constant height mode):如圖二,在掃描過程中固定探針高度,因此探針和樣品表面間距會隨樣品高低起伏改變,同時改變穿隧電流值。直接記錄穿隧電流值,並利用電流值和該距離的關係式,即可繪出樣品表面影像。此模式可作快速掃描,但若掃描樣品的表面起伏過大,易造成探針損壞。


 

參考資料:
1.沈青嵩(2001.12),「掃描式穿隧顯微鏡(STM)」,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物理系物理教學示範實驗教室,物理專欄短文,http://www.phy.ntnu.edu.tw/demolab/phpBB/viewtopic.php?topic=2955
2.「掃描穿隧式顯微學」,香港中文大學物理系,原子世界,http://www.hk-phy.org/atomic_world/stm/stm01_c.html
註:若想更清楚的了解掃描穿隧式顯微鏡的原理,可以點選連結–香港中文大學物理系製作的動畫– http://www.hk-phy.org/atomic_world/stm/stm04_c.html
3.維基百科–掃描隧道顯微鏡  http://zh.wikipedia.org/zh-tw/掃描隧道顯微鏡
維基百科–量子穿隧效應  http://zh.wikipedia.org/zh-tw/隧道效應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2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