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率或輻射係數

Print Friendly

放射率 (Emissivity) 或輻射係數
國立彰化高級中學姜志忠教師/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物理系洪連輝教授責任編輯

放射率(代號 $$\varepsilon$$)指的是「物體輻射的能量與同溫度的黑體輻射能量的比值」,它是物質吸收與輻射能量能力的指標,一個真正的黑體其放射率定為 $$1$$,因此一般的物體其放射率小於 $$1$$(稱之為灰體 gray body)。

例如:金屬的放射率約為 $$0.04$$ 到 $$0.4$$ 之間,當放射率為 $$0.4$$,表示物體每秒輻射的能量為同溫度黑體的 $$0.4$$ 倍。

放射率取決於溫度、發射角度及波長。工程上為了簡化計算,常假設物體表面的光學放射率 (spectral emissivity) 及吸收率與波長無關,因此放射率可視為定值,這就是所謂的灰體假設 (gray body assumption)。

當處理非黑體(灰體)表面時,必須依據物體的幾何結構(形狀)、化學組成進行調整。且克西荷夫定律主張,物體的吸收率與放射率相同,因此,當灰體表面不會完全吸收入射的輻射時(放射率小於 $$1$$),物體表面輻射出的能量自然比真正的黑體少(放射率小於 $$1$$)。

地球大氣層的放射率

地球大氣層的放射率,會因為雲層覆蓋程度與氣體濃度而改變,特別是主要輻射吸收與放射波長在紅外線範圍內(波長約 $$8$$ 到 $$14$$ 微米,為熱能的主要來源)的氣體,這些氣體在溫室效應中扮演重要角色,通常稱之為溫室氣體 (greenhouse gases)。自然情況下,水蒸氣、二氧化碳、甲烷與臭氧,是產生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大氣層的主要成分氧氣與氮氣,並不會吸收或放射紅外線。


資料來源

  1. http://en.wikipedia.org/wiki/emissivity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4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