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影劑

Print Friendly

顯影劑 (Contrast Medium)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研究所曾麗宇碩士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葉名倉教授責任編輯

顯影劑是一種置入人體後,可使組織影像對比改變的物質。普通X光片無法清楚的看到胃、腸、膽道、泌尿系統、血管等,要把這些構造顯現出來,就可以使用顯影劑。然而顯影劑造成的a不良反應,卻是醫師及病患的一大夢魘。早在1920年代醫界便開始使用顯影劑,最早的顯影劑為無機碘的化合物(inorganic salts),由於毒性強、滲透壓大,注入體內容易引起反應,造成相當的危險。其後經過不斷的改善,發展出有機碘化合物 (organic compounds),降低了滲透壓及粘稠度,雖減少了一些不良反應,但還是不盡理想。到了1980年代,新一代的非離子 (non-ionic)顯影劑發展出來,大大提高了安全性,現在常用的顯影劑多屬於此類。

顯影劑使用方式
顯影劑使用的方式大致可分為兩類,一為動靜脈注射,如電腦斷層,靜脈尿路攝影,血管攝影等,其二為口服的方式,如上下腸胃道攝影所口服之鋇劑及斷層掃描(Computer Tomography,CT)腹部檢查時為了使胃腸道所口服之Gastrografin等,而一般較容易使檢查患者對顯影劑過敏的使用方式為動靜脈注射的方式,因此在注射顯影劑之前應詳問患者有無特殊之病史,並針對這些過敏機率高之患者特別留意,必要時使用過敏機率較低之非離子性顯影劑。

顯影劑的種類
常見的有鋇劑用於腸胃道攝影以及碘劑用於斷層掃描、Angio 和特殊攝影。另外還有Gd-DTPA用來當做核磁共振攝影(亦稱磁振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的顯影劑。就常用的碘劑來說呢,其又可分為:

1.水溶性顯影劑:為主要的顯影劑,分子小,分散於細胞外液,由腎絲球過濾(又另外分為離子與非離子顯影劑)。
2.脂溶性顯影劑:為含碘的植物油之酯類,不可用在靜脈注射。

離子與非離子顯影劑的比較
離子性顯影劑是安全而耐受性良好的,然而這些物質卻由於它們含有離子性,能在溶液中解離,及比體液的滲透度高很多,而會導致很多副作用。這些促使人們研究更近體液的水溶性顯影劑。它是一種水溶性非離子性含碘化合物,在溶液中不會解離成分開的粒子,不會將額外含電荷粒子帶進體內,並在相同含碘濃度時,其滲透度,副作用也比離子性化合物顯著降低,它被稱為非離子性顯影劑。

核磁共振攝影的顯影劑
核磁共振攝影的原理是以射頻(radio frequency)電波加給磁場中的原子核,造成磁偶極的擾動,再退去干擾讓原子核回復原來狀態,然後測量其所發出的電磁波。影像信號是從體內水或脂肪的氫原子所發出的,因此改變氫原子核的特性是個可行的方法。信號強度可以下式表示:

I=[H”>e-TE/T2(1-e )-TR/T1

因此臨床上使用順磁性物質來使T1變短以增強訊號,此藥物便是釓(gadolinium, Gd)與螫合劑DTPA結合成Gd-DTPA去對照打藥前之影像。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