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轉錄酵素(Reverse Transcriptase)

Print Friendly

反轉錄酵素(Reverse Transcriptase)
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研究助理徐翡曼

在分子生物學中,遺傳中心法則(central dogma)係指去氧核醣核酸(DNA)經轉錄作用(transcription)合成核醣核酸(RNA),再轉譯(translation)成作用分子蛋白質,進而影響生物體的功能。然而在1970年,科學家Howard Temin及David Baltimore發現,在特定的RNA腫瘤病毒如勞氏肉瘤病毒(R-MLV)中,有特殊的反轉錄酵素(reverse transcriptase),能將遺傳信息經由反轉錄作用(reverse transcription),從RNA反轉錄成DNA。同樣的反轉錄作用也陸續被發現存在於真核生物中,如反轉錄跳躍分子(retrotransposon)及端粒體(telomere)的合成。此發現與相關研究在1975年獲得了諾貝爾生物醫學獎。

反轉錄病毒

反轉錄酵素具有RNA依賴性DNA聚合酶(RNA-dependent DNA polymerase)的活性,以反轉錄病毒(retrovirus)為例,其基因體中具有2條正股RNA,在侵入宿主細胞後,反轉錄酵素會以RNA作為模板,反轉錄出單股的互補DNA,進而由DNA依賴性DNA聚合酶(DNA-dependent DNA polymerase)合成雙股DNA,將病毒的遺傳信息嵌入宿主基因體中,再在宿主細胞內依轉錄及轉譯作用,合成新的病毒蛋白質,最後組出成熟的病毒顆粒。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即為人類後天免疫缺乏病毒HIV,現今許多反傳錄病毒藥物即為反轉錄酵素的抑制劑。由於反轉錄酵素不具有校正(proof reading)的功能,其反轉錄出的DNA較容易發生錯誤,也因此提高了反轉錄病毒的基因突變率。

真核生物

在真核生物中的線性染色體末端具有端粒體(telomere),其功能在於保護染色體末端不在DNA複製時縮短。端粒酶(telomerase)本身為帶有RNA模板的反轉錄酵素,可在DNA末端合成寡核苷酸(oligonucleotide),並加入固定且重複的DNA序列,如人類的端粒體序列為(TTAGGG)n,保護真核細胞的染色體在進行DNA複製時不會急速縮短。另外,真核生物的基因體中帶有反轉錄跳躍基因(retrotransposon),反轉錄酵素會將轉錄出的跳躍基因RNA反轉錄為DNA,再嵌入細胞染色體中,引發染色體的變異。

分子生物學中的應用

反轉錄酵素的發現與分離純化將聚合酶鏈鎖反應(PCR)推進到RNA的層次,稱為反轉錄聚合酶鏈鎖反應(RT-PCR)。由於mRNA是具有轉錄意義的遺傳分子,將其序列反轉錄回互補DNA,再以聚合酶鏈鎖反應放大,即可獲得不帶有內插子(intron)的基因序列,來建構互補DNA(complementary DNA)資料庫,進而探討生物體內的基因表現。現今也常利用反轉錄酵素製作生物體的轉錄體資料庫。在基因工程上,將真核生物的基因序列轉殖入細菌,即可利用細菌製作蛋白質。但細菌不具有裁切內插子的機制,無法製作出等同於真核生物的作用蛋白質。反轉錄酵素可合成互補DNA,彌補此項缺失,現今的合成胰島素即是將胰島素基因轉殖入細菌製作重組蛋白,大幅降低胰島素的價格,是糖尿病人的一大福音。

 

——————–

參考資料

  1. http://en.wikipedia.org/wiki/Reverse_transcriptase
  2. Nicholas H. Acheson, Foundamentals of Molecular Virology, Wiley.
  3. Patrick R. Murray, Ken S. Rosenthal, George S. Kobayashi, Michael A. Pfaller, Medical Microbiology, Elsevier.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7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