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

Print Friendly

腺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
國立新莊高級中學陳偉民退休教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葉名倉教授責任編輯

腺苷-5’-三磷酸(ATP,如圖1)為一多功能核苷酸,在細胞中作為輔酶。ATP在細胞內負責為代謝反應輸送化學能,常被稱為是細胞內能量傳遞的「貨幣分子單位」。ATP是由光磷酸化(photophosphorylation)和細胞呼吸作用產生;在許多細胞反應中,包括生物合成、運動與細胞分裂,ATP被酶及結構蛋白質利用。一分子的ATP含有三個磷酸根,而且是由無機磷酸根和腺苷二磷酸(ADP)或腺苷一磷酸(AMP)經ATP合成反應製成。利用ATP作為能源的代謝反應,將其轉變回前驅物。因此,ATP在生物體內不斷回收,對人體而言,每天約有與體重相當的ATP反覆變換。

圖1 ATP

科學家相信粒線體是由古代真核寄主細胞擄獲的細菌演化而來,粒線體以ADP與無機磷酸根為反應物,經由氧化磷酸化反應,再生ATP。在激酶(kinase)催化的訊息傳遞(signal transduction)途徑中,利用ATP作為受質,使蛋白質和脂質磷酸化;而且腺苷酸環酶(adenylate cyclase)利用ATP製造第二傳訊分子環狀AMP。細胞以ATP與AMP之間的比例判定有多少能量可用,並操控生產與消耗ATP的代謝途徑。除了在能量代謝與傳訊方面的角色外,在DNA複製與轉錄的過程中,ATP也受聚合酶催化,併入核酸中。

在ATP分子的結構中,嘌呤鹼基(腺嘌呤)連接在五碳糖(核糖)之1’碳原子上,三個磷酸根連接在五碳糖的5’碳原子上。ATP、ADP和AMP之間的交互變換就是這些磷酸根的加成與脫去。當ATP參與DNA合成時,核糖核苷酸還原酶先把核糖變成去氧核糖。

在1929年,羅曼(Karl Lohmann)發現ATP,不過直到數年之後科學界才測定出其正確結構。在1941年,利普曼(Fritz Albert Lipmann)認為ATP是細胞中負責能量傳遞的主要分子。在1948年,托德(Alexander Todd)首先以人工方法合成ATP。

物理與化學性質
ATP包含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組成──以及三個磷酸根(三磷酸根)。由最靠近核糖的位置算起,三個磷酸根依序稱為α、β和γ磷酸根。ATP在水中溶解度很大,而且在pH 6.8-7.4的範圍內很穩定,但在強酸和強鹼的環境中,ATP很快被水解。因此,ATP最好以無水鹽類的型式貯存。

ATP在沒有緩衝作用的水中,會水解成ADP與磷酸根。這是因為ATP中磷酸根之間的鍵結強度,不如水解產物(ADP與磷酸根)和水之間的水合作用力。因此,如果ATP與ADP在水中達成化學平衡,大多數的ATP終究會變成為ADP。吉布士自由能不等於0的系統尚未平衡,有能力作功。在活的細胞中,ATP的濃度比ADP的濃度高出1000倍以上,ATP與ADP的比例維持在平衡值的1010倍。偏離平衡的幅度大,代表ATP水解時會放出巨大能量。

在生物系統之游離
ATP有許多可游離的基團,各有不同的酸解離常數。在中性溶液中,ATP會解離,並大多以ATP4-的形式存在,小部分以ATP3-的形式存在。因為ATP在中性溶液中有數個帶負電的基團,因此它可以與金屬形成非常安定的螯合物。各種金屬離子的結合常數(平衡常數的一種)為Mg2+(9554)、Na+(13)、Ca2+(3722)、K+(8)、Sr2+(1381)和Li+(25)(以上均為每莫耳之數據)。因為與Mg2+之交互作用強,細胞內的ATP大多與Mg2+形成錯合物。

參考資料:

1. http://en.wikipedia.org/wiki/Adenosine_triphosphate
2. Touml;rnroth-Horsefield S, Neutze R (December 2008). “Opening and closing the metabolite gate”.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5 (50): 19565–6
3. http://en.wikipedia.org/wiki/Binding_constant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6 +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