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捧胸-淺談心臟疾病(Heart Disease)-上

Print Friendly

西施捧胸-淺談心臟疾病(Heart Disease)-上
高雄市立左營高級中學生物科許惠紋老師/國立台灣大學動物所陳俊宏教授責任編輯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西施,其蹙眉捧心時展現了閉月羞花、傾城傾國之美,西施的美不只迷倒了當時的少年君子們,也成了當代女子的學習典範,東施效顰便是個例子。但若以現代的科學角度去看當時體弱多病的西施蹙眉捧心之行為,不難發現,其實西施極有可能是患有心臟疾病。

令人聞之色變的心臟病,到底是什麼樣的疾病?相較於古代,現代的物質生活條件大大提升,醫療水準大為進步,但為什麼現代人還是擺脫不了心臟病的糾纏?且讓我們探討心臟病的成因與風險,讓我們對這「美麗」的疾病能有所認識。

心臟是身體內臟的重要主宰,靠著心臟的搏動,血液才可順利的在全身各處流動,倘若心臟停止工作,在短短的6分鐘內便會終止一個人的性命。如果平常疏於保養與關心,那麼這一個只有拳頭般大小的器官便容易出現病變而危害生命安全。

讓人害怕的心臟病可分為先天性心臟病與後天性心臟病兩大類,先天性心臟病發生的原因目前並不十分清楚,推測可能是綜合了環境與基因遺傳等多項因素。

雖然目前醫界無法正確指出先天性心臟病的成因,但已知道先天性心臟病是約在受孕第3~8週期間,因為胎兒心臟及大血管發育受阻所引起,先天性心臟病根據發病症狀可粗分為發紺性與非發紺性兩大類,所謂的發紺是指發病時病患的嘴唇、指甲、皮膚會呈現紫黑色。發病原因簡述如下:
一、非發紺性
1.心內膜墊缺損
缺損可能會出現在心房中隔、心室中隔或是二間瓣與三尖瓣閉鎖不全,導致肺動脈高壓,甚或心臟血液由右往左分流,引起主動脈血含氧量不足的現象。

2.心室中隔缺損
是最常見的心臟病,約有30%的心臟病患屬於此類。因左右心室相通,左心室血流向右心室,會有以下情況發生:
(1)肺動脈血流增加,發生肺水腫現象。
(2)主動脈血流減少,交感神經興奮,因此血壓增加、心跳加快、心室收縮力道加大。
(3)左心室負荷增加,嚴重導致心臟衰竭。
此類疾病得依缺損破洞大小來決定治療方式,但平常生病要小心細菌性心內膜炎。

請參閱西施捧胸-淺談心臟疾病(Heart Disease)-中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9 −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