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家如何看待證明?

Print Friendly

數學家如何看待證明?(How mathematicians perceive the status of proof?)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洪萬生退休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洪萬生退休教授責任編輯

在《幾何學:歐幾里得及其進一步發展》(Geometry: Euclid and Beyond) 一書中,作者Robin Hartshorne在導論章第1節中,提問 “What exactly is a proof?” (p.10),然後,提出他自己的答案 (pp. 10-13),頗有啟發性,值得數學教師參考。

有關證明或論證,目前在國際數學教育界的研究現況中,是個極熱門的主題,這當然解釋了何以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曾在2009年5月,接受國際數學教育心理學研究群 (International Study Group on Psychology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簡稱PME) 委託,舉辦ICMI Study-19 國際研討會。

不過,數學家對於證明的「現身說法」-特別是有關後設反思(meta-reflection)的層次,也非常值得注意。在本文中,我們專門介紹Robin Hartshorne 的觀點,聊供讀者參考借鏡。Hartshorne 是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數學名師,除了傑出的研究成果之外,也以精彩的教學成效著稱。由此看來,Hartshorne 的觀點當然不會僅止於數學家的單純邏輯或認知的考量了。他一定同時考慮到教學法(pedagogy)面向,因此,更值得我們注意。

在回答上述「到底何所謂證明?」(What exactly is a proof?)時,Hartshorne先指出此一問題之答案取決於脈絡(context)!首先,當我們在討論一個著名的難題如已知在三角形 $$ABC$$ 中,如果 $$\overline{BD}$$ 與 $$\overline{CE}$$ 分別是 $$\angle{B}$$ 與 $$\angle{C}$$ 的角平分線,分別交於 $$\overline{AB}$$、$$\overline{AC}$$ 邊於點 $$D$$、$$E$$,而且 $$\overline{BD}=\overline{CE}$$,則三角形 $$ABC$$ 為等腰三角形(參考圖一)。

這一證明正如同Hartshorne所指出,如想利用高中幾何學的尋常方法來證明,則是令人意外地令人難以捉摸。針對這樣一個難題,只要有根據書本上的已知結果-不管這些方法來自(綜合)幾何、三角、解析幾何或甚至微積分-而得以顯示其為真,那麼,大部分人都將接受它為一個證明。

「在另一個脈絡中,一個證明可以被刻畫成為只是一個具有說服力的論述。」這種情況通常出現在你打算向另一個同樣一般背景的人,解說一個結果,而他還無法理解這個結果。Hartshorne的例子是求作一個圓內接正六邊形。為了說明證明的這種面向之意義,Hartshorne甚至還與他十七歲的兒子討論此一問題,其中當然涉及等邊三角形三個角相等與三角形內角和等於180 度等命題。

而為了證明最後這個命題,Hartshorne又提及它的先決條件,亦即與平行線同位角有關的命題。最後,Hartshorne下結論說:「證明的概念作為一種具有說服力的論證之所以行得通,完全依賴了你的聽眾是誰。不過,一旦你的聽眾不合作,那麼,你的說服將可能陷入無限後退 (infinite regress) 的危險情況之中。」換句話說,如果碰到你的聽眾像三歲小孩喜歡一路問為什麼,那麼,「恭喜了」,你可能就會忙得沒完沒了了。

如此一來,第三種以及更嚴格的證明概念,就應用在正如歐幾里得《幾何原本》這種論著的作者身上。這種證明又是什麼呢?正如同《幾何原本》一樣,我們必須先有不證自明(self-evident)的定義、設準(postulate)和公理 (common notion) 等,這些構成演繹的邏輯鍊結(logical chain)之起點的東西,然後,當你進行一個證明時,你必須透過一系列邏輯步驟,推演你將求證的結果,而這些步驟又只可以是那些先前已經得證的結果才行。

不過,Hartshorne 也指出:即使這種證明的概念,也不是絕對的,這是因為構成一個已知結果的可接受證明,將依賴那個結果落在這個邏輯系列中的位置而定。譬如說吧,根據Proclus的說法:歐幾里得發明了有關畢氏定理的全新證明,那麼,他只能將它安排在《幾何原本》第I 冊(共有48 個命題)結尾(命題I. 47,命題I. 48 為畢氏定理之逆定理)的地方,而不能利用相似三角形的邊比例關係 -這極可能是畢氏原創的方法,因為後者直到第IV 冊才出現。

誠然,學習第一、二種證明,應該都可望獲得相關知識內容的深層理解,它們顯然是解題活動(problem-solving)的學習目標之一,當然值得全力以赴。不過,要是一位從數學系畢業的學生對於第三種證明概念毫無感覺,那麼,期待他(她)們對於數學知識擁有比較嚴謹的系統性、結構性理解,不是緣木求魚嗎?其實,這種數學通識固然可以得自公設數學結構如抽象代數之薰陶,不過,只要翻開《幾何原本》,精讀第I 冊,大概就更容易達成了。古代數學經典 (mathematical classic)之為用,由此可見一斑。


參考文獻

  1. Hartshorne, Robin (1997). Geometry: Euclid and Beyond.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2. Heath, Thomas L. (1956). Thirteen Books of Euclid’s Elements.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INC.
  3. Joyce, David: http://aleph0.clarku.edu/~djoyc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9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