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傳記:195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卡爾萊納斯鮑林 (Linus Carl Pauling)(一)

Print Friendly

化學傳記:195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卡爾萊納斯鮑林 (Linus Carl Pauling)(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陳欣蕙研究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葉名倉教授責任編輯

 

卡爾萊納斯鮑林(Linus Carl Pauling)- 劃時代意義的化學鍵的本質以及化繁為簡的量子力學闡述

(一)生平

卡爾萊納斯鮑林 (Linus Carl Pauling) 1901年2月28日,出生於俄勒岡州波特蘭市 (Portland, Oregon),其父親為威廉赫爾曼亨利鮑林 (Herman Henry William Pauling),具有德國血統出生在密斯里州(Missouri),是一位藥劑師。幼年的鮑林對父親的工作非常感興趣,常觀察父親配製藥物,這一時期父親潛移默化的影響奠定鮑林日後科學研究的基礎。母親則是露西伊莎貝爾達令(Lucy Isabelle Darling),出生於美國俄勒岡州 (Oregon of English-Scottish ancestry)。

鮑林就讀俄勒岡州康登鎮的公立小學和波特蘭城市的華盛頓中學,在1917年就讀俄勒岡州立大學 (Oregon State College),於1922 年,獲得化學工程學士學位。而在1919-1920年期間,在州立大學曾擔任全職定量分析教師。鮑林在大學畢業後,申請加州理工學院的研究生 ,加入了諾伊斯研究團隊,從事X-射線衍射法晶體結構的研究。在研究所這段期間,鮑林接觸到了熱力學、統計力學、動力學、量子力學等物理化學和物理學的基礎理論。1925年鮑林以最優異成績獲得物理化學和數學物理博士學位。

自1919年起鮑林經由Irving Langmuir提出的Lewis理論應用-原子間或物質間電子對分享所啓發,因此對於分子結構和化學鍵的性質感興趣。1921年他建議,並企圖進行,藉由磁場影響鐵原子方向的實驗,透過在強磁場中將鐵原子層層電解沈積,再藉由拋光、蝕刻、沈積,決定鐵晶體的方向,並且顯微檢視蝕刻圖。鮑林於1922年與迪金森教授開始實驗測定某些晶體的結構,並開始針對化學鍵的性質做理論工作。

 1925年,他任命工作人員的加州理工學院,選鮑林教授為副研究員;1925-1926年間,擔任國家化學研究員;1926-1927年為約翰西蒙古根海姆紀念基金會研究員;1927-1929年化學系助理教授;1929-1931年副教授;1931年為教授;1936-1958年,當他收到美國化學協會獎化學領域–Langmuir Prize時,在化學工程與化學系當講座,為Gates和Crellin的化學實驗室的主任。1963年,他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鮑林在美國是眾多專業科學協會的成員之一,同時也是許多歐洲國家、印度、日本、智利的成員之一。在他拿下許多獎項、獎章和榮譽學位之後,被美國和歐洲選為1960年度最佳唯理主義 (Rationalist of the Year)和1961年度最佳人文主義(Humanist of the Year)。另外,鮑林還編籍了許多書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普通化學中的自然的化學鍵(The Nature of the Chemical Bond)、結構分子和晶體(the Structure of Molecules and Crystals),已經被翻譯多達九種語言。

 


 

參考文獻

1. 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 … s/1954/pauling.html
2. http://www.achievement.org/autodoc/page/pau0bio-1
3. http://lpi.oregonstate.edu/lpbio/lpbio2.html
4.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nus_Pauling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