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Friendly

鋼 (Steel)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學士生張育唐/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陳藹然博士責任編輯

鋼 (Steel) 是含碳量低於2%的碳鋼合金。由於碳原子半徑比鐵原子半徑小很多,故碳原子填入鐵金屬晶格中,形成與填隙式合金或插入式合金 (Interstitial alloy)。

鋼的煉製始於鐵礦的還原,目前常用的方法為高爐 (Blast furnace)冶煉法,由於在使用的過程中加入了大量的煤炭作為還原劑,因此在煉出的鐵當中,必然會含有一定濃度的碳。透過在鐵合金當中碳含量的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用途的鐵合金。

 

圖一、鐵於高爐中的反應 http://www.elmhurst.edu/~chm/onlcourse/chm110/outlines/steel.html

一般高爐煉出的鐵屬於生鐵 (Pig iron),生鐵為90-95%鐵、3-5%碳、2%矽和微量的其他元素。生鐵由於其碳含量大,因此質地硬而脆,使用上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然而由於冶煉初的生鐵大多呈現大小不一的塊狀,少有沙粒狀的生鐵;並且其熔點較低,並且溫度下降時體積膨脹,因此它也相當適合用在鑄造,其他處理也是相當方便的。鑄鐵(Cast iron)其碳含量和生鐵相近但不純物比生鐵更少。將生鐵繼續進行鍛造,那麼就可以得到碳含量相當低的熟鐵,此時熟鐵的性質已經相當接近純鐵,相較於較硬而脆、熔點低的生鐵,熟鐵的質地較軟、富有延展性,而熔點較高。也因此熟鐵較適合用在於需要鍛造、高溫鍛接的場合。

生鐵經過鹼性氧氣煉鋼法 (Basic oxygen process),移除生鐵中的矽、硫、磷等雜質,降低碳含量便可以得到鋼。鋼雖然在人類學會煉鐵之後不久就被製造出來,然而受限於產能的限制,一直到十九世紀的柏賽(思)麥法 (Bessemer process)出現後,鋼的產量才有所成長。

相較於生鐵與鑄鐵,鋼的使用性也較廣;隨著碳含量的不同,可以分出碳含量偏高的高碳鋼(High-carbon steel,碳含量介於0.6~1.5%之間)、適中的中碳鋼(Medium steel,碳含量介於0.2~0.6 %之間)與較低的低碳鋼,又稱軟鋼(Mild steel,碳含量介於0.02~0.2 %之間)。這些不同的鋼也有不同的用途;例如其中軟鋼,在大部分的場合便已經取代了熟鐵,成為叫主要鍛造的材料之一。

合金鋼 (Alloy Steel),是指一系列以鋼為主要成分的合金。透過在鋼中加入不同比率的各種不同金屬,可以改變鋼的各種機械性能。一般而言,合金鋼當中加入錳、矽、鎳、銅等元素,可以形成固溶體(solid solution),而加入鉻、釩、鉬、鎢等元素,則是形成碳化物,不過都可以提高鋼鐵的強度。鎳與銅則可提高耐腐蝕的性能;鉬可以抑制脆化。鋯與鈰可以提高韌度,而如硫化錳、鉛、鉍、硒、碲,則提高了鋼的可加工性。

 
參考資料:
1. Akins, P.; Jones, L. Chemical Principles – The Guest for Insight, 4th edition;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New York, 2008; p. 664-665.
2. Zumdahl, S. S. Chemical Principles, 5th editi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Boston, 2003; p. 785.
3. Wikipedia—Alloy steel  http://en.wikipedia.org/wiki/Alloy_steel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9 −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