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是假的

Print Friendly

標題是假的 (Fake Title)
知識通訊評論第80期

哲學邏輯可用來思考當前基因研究。

將希臘哲學和基因連結作一類比,或許能幫助生物學家發掘真相。

精明的讀者看到這篇文章的標題想搞清楚狀況時,說不定會引發許多有趣的聯想。如果所言確實是真的,那我們就得相信它所說的;它是假的。如果是假的(通常我們都大有理由懷疑自己收到的資訊),那反之必為真,標題是真的;可是它又說了這是假的。

這景象有如追著尾巴團團轉的狗,對曾做過基因連結和生物過程的人應不陌生。常見的生物作用描述諸如「此基因會自我抑制」或是「甲基因活化乙基因,乙基因抑制甲基因。」都同樣淪為自我參照,陷入沒完沒了的輪迴。

自我參照的論述稱為「騙子的悖論」(liar paradoxes),已經讓古往今來的哲學家困擾足足兩千多年。發明這種悖論的人一般認為是埃庇米尼得斯(Epimenides,西元前六世紀)和歐布利德斯(Eubulides,西元前四世紀)。埃庇米尼得斯是克里特島人,搞不好就是因為他說了「克里特島人都是騙子」才有後續一連串引伸。雖然嚴格說來這不算是真的悖論(一個解答便是,只有一些克里特島人是騙子)。更有力的悖論所在多有,像是;「以下所說為真,先前所述為假。」

破解騙子的悖論方法之一是讓答案隨時間改變,例如;「若以下為真,則前述為假,則以下為假」等等。我們認為這種弔詭的論述在基因交互作用中有其相似之處,破解之道在於明白審視時間和空間的完整尺度。

迴旋思考

p53會刺激另一個叫做Mdm2的蛋白質生成,這個蛋白質又會抑制p53。這種簡單的關係被解釋為「自我調控」,意指負向回饋能穩定控制蛋白質濃度。

科學家老早就在尋找描述生物作用的最佳語言。從一九六〇年代開始,有些研究者,包括物理學家考夫曼(Stuart Kauffman)都是發展基因連結網路的布林(Boolean)模型的先驅者。這些模型以時間步數建立系統內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有些連結直截了當(甲造成乙造成丙),有些則包含迴圈,因而一些事件會再度出現,形成重複的模式。一般而言,如同理論生物學家湯瑪斯(René Thomas)一九八〇年代所推想的,正向回饋(例如甲刺激甲的發生)導致穩定的狀態(例如「開」或「關」的狀態)。另一方面,負向回饋(例如甲抑制甲的發生)有可能導致穩定、來回震盪甚至混沌的狀態,這決定於抑制作用和其他變因的強度。

生物學家慣於同時考慮多系統的動態變化,包括基因轉錄和轉譯的連結。但是他們對於彼此擷抗的作用力卻常以靜態方式描述,例如使用箭號。被活化的基因以箭號指出,截斷連結線的短槓則表示基因被抑制,這種表達方式簡單有用,但也有可能誤導別人。

舉例來說,我們來看看研究最多的基因,腫瘤抑制蛋白p53,它在過半數的人類癌症病例中都出現突變現象。一九九〇年代早期,歷經十多年的深入研究之後,人們總算知道p53會刺激另一個叫做Mdm2的蛋白質生成,這個蛋白質又會抑制p53。這種簡單的關係被解釋為「自我調控」,意指負向回饋能穩定控制蛋白質濃度。直到兩千年時大家才發現p53蛋白質的濃度隨時間上下起伏,就像是騙子悖論中的真真假假。此時人們才真正體會了蛋白質動力學的細節。

明白的類型

圖樣隸屬於最早由數學家圖靈(Alan Turing)發現的,會自我組織、自我修復的反應擴散系統。

相類同的連結關係有時會導致截然不同的行為現象,取決於尺度大小。說得更清楚些,讓我們把p53的例子一般化;「甲產生乙,乙抑制甲」。現在再把時間和空間的變因納入考慮,神奇的事就發生了:「甲慢慢擴散然後活化乙,乙擴散很快馬上抑制甲。」若是我們圖示這種交互作用,以顏色標明甲和乙隨時間被活化作用的現象,我們將看到複雜的圖像產生;點狀、條狀或波浪紋,取決於反應強度、速度和產物生命週期長短。任何對生物模式有興趣的人對此都不陌生;它正是一九七〇年代發展生物學家孟哈特(Hans Meinhardt)和基爾(Alfred Gierer)所提出的圖樣反覆機制。

這些圖樣隸屬於最早由數學家圖靈(Alan Turing)發現的,會自我組織、自我修復的反應擴散系統。在他一九五二年的經典之作〈形態發育的化學基礎〉中,他認為這類反應可能是各類型生物圖樣的根源。至少在理論上,這一切僅需兩個因素來控制。

騙子的悖論啟發我們重新考慮所有交互關連的現象,也讓我們憶起時間、空間、作用範圍這些因素對於解說連結關係導致真正結果的重要性。某種意義上,許多生物現象可能都是「以下為真,前述為假」論述的多面向變體。

 

 

此文為伊沙闌(Mark Isalan)和摩里森(Matthew Morrison)四月二十三日於〈自然〉雜誌發表的專文。伊沙闌是西班牙巴塞隆納基因調控中心系統生物學部門的科學家。摩里森則任教於英國倫敦西敏寺大學。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1 +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