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射冷卻

Print Friendly

雷射冷卻 (Laser cooling)
臺中縣縣立中港高級中學物理科王尊信老師/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物理系洪連輝教授責任編輯

朱棣文(Steven Chu),美國華裔物理學家,1997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現任美國能源部部長。

在雷射冷卻(laser cooling)技術尚未發展出之前,僅能使用液態氦、液態氮等等的降溫技術,降低物質的溫度,這些技術不但耗時,效率也不高,然而在1986年,前中央研究院(簡稱中研院)的院士朱棣文等人研發了雷射冷卻技術,其可在室溫之下,將少量原子(約106~ 108個)的溫度,快速的降到10-6K,早期的技術只能降到10-3K左右,相較之下,雷射冷卻比起其他技術擁有更高的效率,並且使原子達到前所未有的低溫,因此替低溫原子的領域開起了一道大門,1997年,朱棣文和其研究夥伴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獎。

降溫技術,都是降低粒子移動的速度,粒子所具有的動能越低,溫度自然就會越低,雷射冷卻不外乎如此,不過特別的是,雷射冷卻應用了都卜勒效應(Doppler effect), 或稱都卜勒冷卻(Doppler cooling),但基於此技術在室溫下進行,因此被降溫的粒子只能局限在某一塊區域,想像某原子在一維系統中運動,需要兩道雷射,並且調整雷射的頻率, 讓其低於原子躍遷的頻率,假設原子往右邊運動,將第一道雷射打向左邊(意即雷射指向的方向和原子運動方向相反),將第二道雷射打向右邊(和原子的運動方向 相同),當第一道雷射打到運動的原子時,因為兩個粒子(原子和光子)互相靠近,根據都卜勒效應,原子感受到雷射的頻率會增加,所以會越接近原子的躍遷頻 率,使原子能吸收其碰撞的能量, 往高能階躍遷,然而在高能階的原子,會產生自發輻射而回到低能階,不過自發輻射出的光,是往四面八方放射的,因此動量的平均值為零,但原子受到光子正面的 撞擊,動量降低,因此速度自然會減緩,使得原子溫度下降,而第二道雷射,因其方向和原子的運動方向相同,因此都卜勒效應並不明顯,並不會使原子發生躍遷, 只是確保原子向左運動時,仍會發生都卜勒冷卻,所以在三維空間下,粒子運動有六個方向,才需要六道雷射。

當一團原子在接近絕對零度的情況下,因為移動速度十分緩慢,所以動量很低,根據德布羅依的物質波概念,動量越小,原子的波長就越長,因此波動性會越顯 著,接著就會產生所謂的凝聚態,也就是所謂的波色-愛因斯坦凝聚(Bose-Einstein condensation,簡稱BEC),此時絕大部份的原子都處於最低的能量態,此理論約在70年前由波色和愛因斯坦提出,但受限於當時的冷卻技術,無 法提供實驗的證明,終於到了1995年,美國物理學家才利用雷射冷卻和蒸發冷卻證明了BEC的理論。


參考資料
http://en.wikipedia.org/wiki/Laser_cooling
http://en.wikipedia.org/wiki/Doppler_cooling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C%B1%E6%A3%A3%E6%96%87

There is 1 comment for this articl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1 +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