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生質燃料的困局

Print Friendly

美國生質燃料的困局
知識通訊評論第55期

美國的政治人物近來提倡提高國家能源對生質燃料的需求,造成美國玉米價格飆升,反而使投資人觀望不前,不願挹注資金生產乙醇。
美國投資人一窩蜂亂炒作,想投入資金在生質燃料,使得其國主要的生質燃料,就是玉米做的乙醇產量大增,也讓玉米價格大漲。燃料與食糧各有其需求,相互競爭,令人擔憂,這種現象以前只屬理論,現在卻成為經濟上的現實。

玉米價格上漲,打擊到養牲口的農人。

去年以來,玉米價格自上漲一倍,酪農苦不堪言。乙醇投資人則在觀望,看看農人在今年的農耕季節時,能否增加玉米產量,把價錢壓低下來。

華府自由派團體「科學家關懷聯盟」(the 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 UCS)負責減少汽車空氣污染項目的高級工程師班茲(Steve Bantz)表示,問題在於這兩種樣經濟系統的調適速度有多快。
雖然容有爭議,但玉米價格飆升並不令人驚訝,原因是二○○○年以來,乙醇產量已成長近四倍,成為二百一十萬公升(合五十六億加侖)。假如繼續建造新乙醇工廠並且擴大現有廠房的計畫,那麼,據估計玉米價格很快就要再上漲一倍。今年預計全美乙醇工業要用掉玉米總收穫量的兩成,而在二○○○年以前,還不到百分之五。

經濟與政治勢力匯合,使得乙醇需求量大增。近幾年,原油價格相形攀高,而能源安全與自給自足,已然成為政治的首要之務。為了推動美國能源更加自給自足,國會二○○五年立法,要求到二○一二年,美國燃料需求中有二百八十億公升(七十五億加侖),來自乙醇與生化柴油。今年元月四日,五位民主黨聯邦參議員提出「二○○七年生化燃料安全法案」,內容指出,目標要提升到二千二百七十億公升。

目前使用者購買一加侖乙醇,與汽油混合使用,可以得到美元五角一分的免稅額度。乙醇產業還受到保護,不必跟外國競爭;進口乙醇,每加侖要課征五角四分美元的關稅,相當沉重。

然而,再生能源專家表示,乙醇產量會升得這麼快,最強大的驅動力,在它可以代替「甲基第三丁基醚」(Methyl t-butyl Ether, MTBE)。甲基第三丁基醚是種添加劑,用途在使得汽油能符合排放規定。但科學報告指出,甲基第三丁基醚會危害人體健康,美國幾十州最近已禁止使用;因此空出來的燃料坑洞達七十五億公升,亟待乙醇填補。

這些因素合在一起,令投資人怦然心動,其中有不少農作大企業,比如「亞克丹尼爾斯密德蘭」(Archer Daniels Midland, ADM),其總部在伊利諾州的狄卡圖爾;還有卡吉爾(Cargill),其總部在明尼蘇達州的明尼雅波利市。單單亞克丹尼爾斯密德蘭,就佔全美乙醇生產總量的兩成;該公司還計畫加以擴大,到二成五以上。此外,還有一百多家公司都已躍上檯面。

但是,對那些迄今還沒砸錢投資乙醇的公司而言,幾年前還金光閃閃的該產業,目前已開始失色。玉米每噸已站上一百六十二美元的價位(去年為七十九美元),不止如此,還有其他令人卻步的因素,如建築材料的成本也在漲,合格的工程師與技術人員人數則很少。

華府保守派智庫「傳統基金會」(the Heritage Foundation)政策分析家李柏曼(Ben Lieberman)表示,最好的時機已經逝去。

設在南達科他州蘇族瀑布市(Sioux Falls)的「美國乙醇聯盟」(the American Coalition for Ethanol)推動使用乙醇,其執行副理事長詹寧斯(Brian Jennings)表示,過去兩個月有十來家公司與他接觸,而因為種種市場條件,他表示已作出決定,不再進行其乙醇專案。

然而,提倡乙醇的團體還是有信心,認為玉米市場會校正過來;酪農會採用別種飼料來餵牲口,而以前沒種玉米的土地,會種上玉米。詹寧斯表示,美國農人今年種出來的玉米總數量,可能會創新紀錄。
前景如此,令不少環保人士憂心,生質燃料產業,不僅對食品產業造成壓力,對環境亦然。班茲表示,使用較貧瘠的土地,意味著要用更多肥料、灌溉及殺蟲劑。他也表示,真正的課題,在乙醇產業起飛的速度;畢竟,由不同原料製造的生化燃料,就能源獲取和廢氣排放而言,其優缺點還沒取得妥善分析數據。

班茲等人認為,美國想仰仗乙醇來扮演吃重角色,而減少對石油的依賴,其作法應該放慢速度;這一點很重要,部分原因在騰出時間,允許科技得以進展,比如發明出基因改良式玉米使得其乙醇產量提升,或者呢,可以用柳枝稷(Switchgrass)或木屑之類非食物材料,來增加乙醇產量。

設在華盛頓的美國「全國野生協會」工作人員布蘭波(Barbara Bramble)表示,美國這一點或許有向歐洲學習之處。她表示,在歐洲,乙醇工業發展的速度沒那麼快,可以在土地使用和科技發展方面作合宜的調整。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8 −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