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塊構造學說

Print Friendly

板塊構造學說 (Plate Tectonics)
臺北市立復興高中地球科學教師鄧亦翔/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劉德慶教授責任編輯

一、 依據:綜合大陸漂移和海底擴張學說,並加以地震分布資料,於1968年提出。

二、 學說內容:板塊是較堅硬的固體岩層(岩石圈),漂浮在具有流動性的軟流圈上,軟流圈的熱對流造成了岩石圈的漂移。

也造成了2億5千萬年前盤古大陸的移動,至今演變成七大板塊。板塊不等於地殼,板塊厚度約100公里,地殼則最深到70公里,板塊包含了地殼及部分的地函。

三、 重要性:板塊的交界帶因為作用力大,因此地震、火山、斷層、造山運動等現象都在板塊交界帶發生。

四、 板塊交界類型:

類型 作用力 地震 斷層 岩漿性質 代表例
張裂性交界面 張力 淺源 正斷層 玄武岩漿 中洋脊、東非大裂谷
聚合性交界面 壓力 淺-深源 逆斷層 安山岩漿 臺灣、喜馬拉雅山
錯動性交界面 剪力 淺源 平移斷層 聖安德列斯斷層

五、 轉型斷層:由於中洋脊附近出現之斷層特殊,科學界對此斷層給予一個新的名稱,稱為轉型斷層。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1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