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恐龍

Print Friendly

挖掘恐龍 (Dinosaur)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周子宇碩士生

科學家們如何著手去挖掘一個大型的化石?而科學家們又是如何確知他們在挖掘的過程中能保留最大量的證據且不會造成破壞化石線索的意外?

我們可以用裝滿沙土的盆子與玩具恐龍骨架來模擬一下挖掘的情形。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已死的小動物或小雞的骨頭讓整個實驗看起來更逼真,但要記住使用前要記得先用熱水煮沸並曝曬陽光來消毒。當你要將這些骨頭埋藏進入沙土中時,記得讓一兩塊骨頭碎片顯露在沙子外面,這樣會看起來更為逼真。

如果想讓整個實驗更充滿變化,你也可以集合部分的骨骼並請學生去找去遺失的部分,而不是將所有的骨頭都放進沙堆裡讓他們挖掘。當你佈置好上述的裝置後,接下來我們要來用細線或是塑膠繩製在盆子的上方至做出簡單的3×4正方型網格,這個網格主要是來讓學生紀錄恐龍發掘的位置,你可以再額外提供學生等比例的網格在紙上或是畫一個在黑板上。

最後給他們一些挖掘的設備諸如:老舊的油漆刷或是湯匙。這樣他們就可以開始挖掘了。在挖掘的同時可以趁機告訴他們一些故事,一個有關於時十九世紀美國科學家挖掘恐龍的故事。當時為了成為第一的發現者,他們以相當快的速度挖掘,甚至不去理會他們挖的骨頭是從哪個位置被發現的。而為了達到快速的目的,不同大學間競爭的科學家甚至會去破壞其他競爭者的骨骼化石以便能成為第一個發現該恐龍化石的團隊。

說完故事後要求學生能夠去反省,並用比這些老前輩更科學的方式來挖掘恐龍化石。當每一塊骨骼都被發現之後要記錄並描繪他們在網格上的真實位置還有他們的外型在紙上。而挖掘出來的沙可放在備用的罐子裡。

當學童完成以上步驟後,他們就可以來試試看是否能將恐龍或著是小雞的骨骼重新組裝。

課程計畫

標題:挖掘恐龍

副標題:成為化石獵人和挖掘恐龍

主題:用有系統的方式挖掘骨骼並且再造模型

適合年齡:6~11歲

活動所需時間:二十分鐘

學生學習目標

學生能夠
*能夠有組織的去發掘隱藏的物體
*能重新組裝恐龍的骨骼
*可以重新組成骨架模型
*解釋恐龍是否一開始就被埋葬在該處或是被沙土掩埋前遭到破壞並四處散佈。

課程連結

本活動提供在發現化石後一個系統化挖掘的練習機會和普通的挖掘行動形成強烈的對比。此外網格點系統的學習讓學生得到數學課與地理課座標的概念。

活動後的教學

*可以安排這個骨架死去的位置,讓學生去思考生物是如何死去的。
*可以再埋起來前讓骨架更髒一點讓它看起來像是自然被侵蝕的。
*可以讓某些骨架被破壞讓學生去猜想他可能是由掠食而死去的。
*可以上網讓學生看看該恐龍還活著的型態。
*可以去參觀有著完整化石的博物館。
*如果可能可以去參觀真實恐龍出土的情形。

基本法則

*保存在化石中的證據必須在發現的第一時間小心被保存。
*我們用現行生物生活模式去了解滅絕的生物如何生活的。
*動物生存與死亡的證據包含在岩石當中且其上的任何損害可能都是由於獵食等等的行為產生的。

思考技能培養

學童在發現中建構古生物的骨架並且在這些遺骸中與曾經稱霸地球的生物做很好的聯想。

教具清單

*一個長×寬30×40的盤子、洗乾淨的碗或是瓦楞紙箱
*大量的乾沙
*從玩具店買來一個木製或是塑膠製且可被拆解的恐龍骨架,或是用塑膠板剪出第三頁的模型。
*或是將煮熟的雞骨架曬乾並分解
*幾把舊油漆刷或是湯匙
*備用裝沙的容器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7 +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