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

Print Friendly

速度
國立臺灣大學物理研究所楊淵棨

速度:

速度為非常基本的物理量之一,其對於描述物體的運動狀態尤其重要。速度為一種描述運動狀態的向量,所謂的向量,包含方向和大小,同樣的,速度也包含了速度的方向和速度的大小。物體速度的方向其實就是物體位移的方向,而其大小,就是量度位移快慢的一種量。速度可以依據所描述的狀態分為兩種:平均速度跟瞬時速度。

平均速度:
所謂平均速度,是用來描述物體在一段時間內的運動,它只跟開始的位置,結束的位置,以及總時間有關係。更具體說,假設 $$\vec{S_b}$$ 為結束的位置,$$t_b$$ 為結束的時刻,$$\vec{S_a}$$ 為開始的位置,$$t_a$$ 為結束的時刻,則平均速度 $$\vec{V}=\frac{\Delta\vec{S}}{\Delta t}$$ ,其中 $$\Delta\vec{S}=\vec{S_b}-\vec{S_a}$$ 為位移,$$\Delta t=t_b-t_a$$ 為總時間。也就是說,我們把物體這一段時間內的運動,表示成一個平均的等速度運動。

051

圖一(作者提供)

以圖一舉例說明,其中藍色的曲線代表運動的位移-時間圖,而紅色的直線代表以 $$\overline{V}$$ 等速度運動。換句話說,我們假想此運動為從起始時間 $$t_a$$,起始位置 $$S_a$$,以速度 $$\overline{V}$$ 移動的運動,最後在時間 $$t_b$$ 時到達 $$S_b$$,雖然這個等速度運動和原來的運動過程相去甚遠,但是其效應是一樣的:一樣的起始位置和時間,並經過相同的時間 $$\Delta t=t_b-t_a$$ 到達 $$S_b$$。

瞬時速度:

所謂瞬時速度,是用來描述物體運動的瞬間狀態的量,它可以想像成是時間無限短的平均速度,當我們所看的時間無窮短的時候,所謂的平均就成為了瞬時的概念。

所以,若用 $$\vec{v}$$ 代表瞬時速度,則當 $$\Delta t\to 0$$,$$\Delta \vec{S}\to 0$$ 時,$$\displaystyle\vec{V}=\frac{\Delta \vec{S}}{\Delta t}\rightarrow \vec{v}=\frac{\mathrm{d}\vec{S}}{\mathrm{d}t}$$

這裡 $$\mathrm{d}t$$ 代表無限短的時間間隔,$$\mathrm{d}\vec{S}$$ 代表這無限短的時間內物體所作的位移,當然,這個量也是無限小的。既然它們都是無限小的量,不是都是零嗎?有甚麼意義呢?其實,對我們來說,真正有意義的量是它們的比值,或是微分,而這個值就是瞬時速度。在數學上,微分,或是這類很微小變化量的比值,可以用來求出函數的斜率,也就是函數變化快慢的量度。

例如:$$\displaystyle f'(t) = \frac{{df(t)}}{{dt}} = \mathop {\lim }\limits_{dt \to 0} \frac{{f(t + dt) – f(t)}}{{dt}}$$

$$f'(t)$$ 即為函數 $$f(t)$$ 的斜率,這同樣可以類比成差分 $$\displaystyle\frac{\Delta f(t)}{\Delta t}$$ 在 $$\Delta t\to 0$$ 的極限,

$$\displaystyle\frac{\Delta f}{\Delta t}(t)$$ 可以看成是在時間 $$t$$ 到 $$t+\Delta t$$ 之間的平均變化 $$\displaystyle\frac{{\Delta f}}{{\Delta t}}(t) = \frac{{f(t + \Delta t) – f(t)}}{{\Delta t}}$$

所以,所謂的瞬時速度,其實就是 $$\vec{S}$$ 此位移的斜率,是位移隨時間變化大小的量度,而平均速度,則是在一定時間內位移的平均變化。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速度的單位:

若把長度表達為 $$L$$,時間表達為 $$T$$,則速度的單位為 $$L/T$$。在SI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制當中,長度 $$L$$ 為公尺 $$m$$,時間 $$T$$ 為秒 $$s$$,所以速度的單位為 $$m/s$$。而日常生活中,我們常用的速度單位還有時速 $$km/hr$$。

我們來看看如何將單位從 $$km/hr$$ 換成 $$m/s$$。因為 $$1~km=1000~m$$,$$1~hr=3600~s$$

所以 $$1~km/hr=1000~m/hr=\frac{1000}{3600}m/s=\frac{5}{18}m/s$$

若用瞬時速度來區分,我們可以把運動簡單的分為等速度運動,等加速度運動,以及變加速度運動:顧名思義,等速度運動即為瞬時速度固定的運動,此時,平均速度等於瞬時速度。在牛頓力學中,我們在等速度運動的坐標系下描述物體的運動,此時也才有牛頓第二運動定律 $$F=ma$$,即力等於加速度乘上慣性質量。

等加速度運動即為加速度固定的運動,也就是說,瞬時速度以一個固定的比例增加。譬如說,有一個物體在一維中運動(x方向),其運動速度以每秒 $$(1~m/s$$,$$+x$$ 方向$$)$$的增加速率增加,這個運動就是等加速度運動。如果此物體起始瞬時速度為零,則 $$1$$ 秒過後,其速度為 $$(1~m/s$$,$$+x$$ 方向$$)$$,$$2$$ 秒過後,其速度為 $$(2~m/s$$,$$+x$$ 方向$$)$$,以此類推。所以其 $$\text{v-t}$$ 圖為

058

圖二(作者提供)

而變加速度運動則為速度不固定,且加速度也不固定的運動,如圓周運動便是。圓周運動的加速度大小是固定的,但是方向是由物體的瞬時位置指向圓心,所以方向是隨時間變化的。

速度的極限:在牛頓力學中,速度是沒有極限的,也就是說,可以有無窮快的速度。但是在近代的物理當中,物理學家發現光速是恆定的,由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可以推論出,最大的速度就是光速(約 $$2.998\times 10^8~m/s$$),有質量的物體是絕對無法超越這個速度的,且僅有質量為 $$0$$ 的粒子(如:光子等)可以達到這個速度。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6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