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尼可夫法則

Print Friendly

馬可尼可夫法則 (Markovnikov’s Rule)
國立新莊高級中學化學科陳偉民退休教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葉名倉教授責任編輯

在有機化學中,馬可尼可夫法則是根據柴瑟夫法則 (Zaitsev’s rule) 而得到的觀察結果,由俄羅斯化學家馬可尼可夫提出有系統的闡述。依此法則,若有一種質子酸,如H-X,與烯進行加成反應,酸性的氫原子會接在雙鍵上有較多氫原子的碳原子上,而鹵素原子會接在有較少氫原子的碳原子上。換句話中,加成物中帶負電的部分會接在雙鍵上有較少氫原子的碳原子上。

當烯與水反應,進行加成反應生成醇時,情況也是相同。羥基 (OH) 會接在有最多碳-碳鍵的碳原子上,而氫會接在有最多碳-氫鍵的碳原子上。

馬可尼可夫法則的理論基礎,就是加成反應中會形成最穩定的碳陽離子。氫加成到烯的一個碳原子上,會使另一個碳原子出現正電,形成碳陽離子中間產物。因為感應及超共軛 (hyperconjugation) 的緣故,連接愈多取代基的碳陽離子(與愈多碳原子或推電子取代基形成鍵結)愈穩定。最穩定的中間產物會轉變成最主要的加成產物。因此,HX(其中X代表電負度比氫大的原子)與烯發生加成反應的最主要產物,氫原子會連接在取代基較少的位置,而X連接在取代基較多的位置。不過在此必須說明,仍有其他少數取代基較少且較不穩定的碳陽離子生成,並進而形成X接在相反位置的產物。

此法則可以用一句俗語總結:「貧者愈貧,富者愈富」,在有機化學中,有較多取代基的碳原子會取得更多取代基;連接較多氫原子的碳原子會取得更多氫原子。

歷史

氯化氫與溴乙烯發生反應時,鹵素原子會接到已有一個鹵素原子的碳原子上,馬可尼可夫即根據此一反應,提出他的法則。此反應之初期產物與潮濕或氫化的氧化銀(較少使用)進行雙鹵素水解反應 (geminal halide hydrolysis),可生成乙醛,證實兩個鹵素原子在1,1位置。

馬可尼可夫於1869年首次發表的論文顯得有點草率,而且他本人並沒有做太多實驗。在長達26頁的論文中,此一法則本身僅是四頁的補充說明,難怪他提出的法則要花60年才被接受。

反馬可尼可夫反應

某些反應機構,如自由基加成反應,未產生碳陽離子中間產物,可經由其他立體選擇性 (regioselective) 反應機構進行反應,生成與馬可尼可夫法則預測結果相反的產物,此類反應稱為反馬可尼可夫反應。因為鹵素加到較少取代基的碳上,恰好與馬可尼可夫反應相反。不過,就像正電荷一樣,自由基在最多取代基的位置最安定。

反馬可尼可夫法則的現象並不僅限於烯的加成反應,也會出現在其他類型的化學反應。例如,苯乙炔的水合反應可觀察到反馬可尼可夫法則的現象,該反應如果用金作為催化劑,會產生乙醯苯,這是遵守馬可尼可夫法則的正常產物;但是,如果用特別的釕催化劑(由環戊二烯與Ru+組成的錯離子,另外含吡啶的大型配為基L),會產生2-苯乙醛。

在特定的重組反應中,也可觀察到反馬可尼可夫法則的情形。在下圖中,氯化鈦 (IV) 催化鏡像純化合物1,進行正常的親核取代反應,生成兩個消旋產物2a2b

要合理解釋為何產物會出現消旋混合物,可推測化合物1失去羥基,產生三級碳陽離子A,接著A重組形成二級碳陽離子B。氯離子可由兩個方向接近中心碳陽離子,結果產生光學異構物的混合物。

另一個著名的反馬可尼可夫法則之加成反應是氫硼化反應 (hydroboration)。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 7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