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法 ( Newton’s Method )

Print Friendly

牛頓法 ( Newton’s Method )
國立屏東高級中學數學科楊瓊茹老師

在2008年上映的美國電影《決勝21點》中,教授米奇 (Mickey Rosa) 請同學們解釋「牛頓法」及其應用,此時班 ( Ben Campbell ) 卻語出驚人說:「牛頓剽竊了拉福生的方法。

站在巨人肩上的牛頓是剽竊者?這是真的嗎?

所謂的「牛頓法」( Newton’s Method ) 是指求解方程式 \(f(x)=0\) 的根之疊代法 (Iterative Method),又稱為「牛頓–拉福生演算法」( Newton-Raphson Algorithm)。

51169_p01

設 \(f(x)\) 是可微分的函數,

令 \(s\) 為 \(f(x)=0\) 的根,

考慮切線 \(L:y-f(x_n)=f'(x_n)(x-x_n)\)

與 \(x\) 軸的交點 \((x_n-\frac{f(x_n)}{f'(x_n)},0)\) ,

當 \(x_n\) 很接近 \(s\),

\(x_n-\frac{f(x_n)}{f'(x_n)}\) 比 \(x_n\) 更接近 \(S\) 

故 \(x_{n+1}=x_n-\frac{f(x_n)}{f'(x_n)}\)

此一等式即為求解 \(f(x)=0\) 的「牛頓法」。

雖然「牛頓法」通常可以找出根 \(s\) 的近似值,但要注意其收斂性的罩門。
接著,我們分別檢視牛頓和拉福生的方法。
西元1669年夏天,
牛頓 ( Issac Newton, 1642-1727 ) 在劍橋寫下方程式 \(x^3-2x-5=0\) 的解法︰

假設 \(x^3-2x-5=0\) 是可解的︰並且令 \(2\) 小於所求的根,則取 \(2+p=x\) 

並且將它代入方程式,結果產生新的方程式 \({p^3} + 6{p^2} + 10p – 1 = 0\) ,

此根 \(p\) 為所尋求被加到商數的數︰

特別地 (當 \(p^3+6p^2\) 在說明為很小而被忽略時)

\(10p-1=0\) 或 \(p=0.1\) 是非常接近真正的值;

因此,我在商數的地方寫下 \(0.1\) 並且假設 \(0.1+q=p\) 

將它代入 \({p^3} + 6{p^2} + 10p – 1 = 0\) ,

如同之前,產生 \({q^3} + 6.3{q^2} + 11.23q + 0.061 = 0\) 。

而且因為 \(11.23q + 0.0061[ = 0]\) 很接近實際的 \(q\) 或幾乎 \(q=-0.0054\),

我在商數的最下面寫下 \(-0.0054\)。

同樣地,假設 \(-0.0054+r=q\) ,如同之前的方法代換,繼續運算到滿意為止。

拉福生 ( Joseph Raphson, 1648-1715 ) 在1690年所著作的《通用方程分析》(Analysis Aequationum Universalis) 中,給出解方程式  \(ba-a^3=c\) 的根 \(a\) 之方法︰

假設 \(g+z=a\),

所以 \(bg – {g^3} + (b – 3{g^2})z – 3g{z^2} – {z^3} = ba – {a^3} = c\),

因此 \((b – 3{g^2})z – 3g{z^2} – {z^3} = c + {g^3} – bg\) ,

\( + z – \frac{{3g{z^2} + {z^3}}}{{b – 3{g^2}}} = \frac{{c + {g^3} – bg}}{{b – 3{g^2}}} =+ x\) ,

由收斂定理,我們得到 \( + z =+ x + \frac{{3g{z^2} + {g^3}}}{{b – 3{g^2}}}\),並且兩邊加上 \(g\)

產生 \(g + z = a = g + x + \frac{{3g{z^2} + {z^3}}}{{b – 3{g^2}}}\)。

但是這新的 \(g=g+x\) 比先前的 \(g\) 增加了 \(x\),比 \(a\) 少了 \(\frac{{3g{z^2} + {z^3}}}{{b – 3{g^2}}}\) ,證明完畢。

兩人所發表的方法有所不同。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拉福生亦是倫敦皇家學會的會員,在1690年代早期,曾在劍橋與牛頓接觸過,當時他是牛頓與萊布尼茲 ( Leibniz,1647-1716) 微積分優先權論戰的牛頓支持者。

至於牛頓獲得疊代法的桂冠是否實至名歸?其實,兩人的解法都沒有涉及微分的概念。雖然拉福生所導出新的 \(g\) 值 \(g + \frac{{c + {g^3} – bg}}{{b – 3{g^2}}}\) 與微分公式 \({x_{n + 1}} = {x_n} – \frac{{f({x_n})}}{{f'({x_n})}}\) 是相容的,但他並沒有洞察出這個公式。

直到1740年,數學家辛普森 ( Thomas Simpson, 1710-1761) 才使用微分的形式來操作。早期在十八世紀的數學家們總能小心區分牛頓與拉福生的方法,但法國數學家傅立葉 ( Joseph Fourier, 1768-1830 )在著作中,將使用微分符號的疊代法描述為「牛頓法」,在當時傅立葉的著作頗受好評,時至今日,我們也沿用「牛頓法」一詞。

 

參考資料

  1. Fauvel, John (1998),“Algorithms in the Pre-calculus Classroom: Who was Newton- Raphson? ”, Mathematics in School 27: 45- 47.
  2. N. Kollerstrom (1992), “Thomas Simpon and Newton’s Method of Approximation:an enduring myth”, British Journal of History of Science 25: 347-354.
  3. Cajori, Florian (1911),“Historical Note on the Newton-Raphson Method of Approximation”,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Monthly 18: 29-32.
  4. 「牛頓法」的圖形源自Thomas/Finney (1996),《Calculus》,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 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