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波拉病毒(I)-與死亡共舞

伊波拉病毒(I)-與死亡共舞

Print Friendly

伊波拉病毒(I)-與死亡共舞
國立臺灣大學微生物所李沂霏碩士

p1

圖一、伊波拉病毒。伊波拉病毒顆粒的電子顯微鏡圖。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Ebola_virus_virion.jpg)

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14年8月8日宣佈全球進入伊波拉病毒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WHO表示在西非爆發的伊波拉疫情為40年來最嚴重的一次大爆發,有別於以往的是可透過航空交通傳播,使擴散範圍堪稱歷來最嚴重,截至8月4日止,伊波拉病毒確診、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高達1711例,並已造成932人死亡。這隻病毒不僅將死亡陰影投射在非洲大陸上,且有向外擴散的態勢,近幾日香港發現境外移入疑似病例亦引起極大恐慌。

伊波拉病毒引起的伊波拉出血熱首次爆發於1976年的非洲薩伊及蘇丹,在1994、2004至2012年間非洲仍爆發數次疫情,但本次首度在西非爆發其擴散程度與帶來的恐慌遠遠超過以往,宛如1995年電影《危機總動員》真實上演。儘管國際性的公共衛生計畫已根絕不少致命的致病原,然而當2013年底伊波拉病毒再度躍上舞台時,人類對於這隻40年前已出現,致死率為50%-90%的病毒依然未發展出有效的控制對策。

病原特性

伊波拉病毒與流行性感冒病毒一樣為具有套膜的RNA病毒,因遺傳物質為RNA容易引發突變,增加病毒的不可預測及危險性。屬線狀病毒科(Filoviridae)伊波拉病毒屬(Ebolavirus),直徑約80 nm~970 nm長,具多型性(U和Y狀)(圖一)。依生物學特性不同又分五種株型,Bundibugyo、Zaire、Sudan等三株與非洲伊波拉疫情相關,另兩種Reston及Taï Forest則無關,Reston株型曾在菲律賓與中國被發現,會造成人類以外靈長類的致死出血性疾病,但感染人類個案極少且皆無臨床症狀。

臨床症狀

伊波拉病毒引起的是高致死性的出血熱。會引起病毒性出血熱(virus hemorrhagic fever,簡稱VHF)的病毒有四科,即沙狀病毒科(拉薩熱病毒)、本洋病毒科(剛果熱病毒、裂谷熱病毒、漢他病毒)、線狀病毒科(伊波拉病毒和馬堡病毒)以及黃病毒科(黃熱病、登革出血熱病毒),病毒常導致發燒及血管損壞,藉由破壞血液流通引發出血,進而影響許多器官系統的功能。感染伊波拉病毒初期症狀包括突然高燒、嚴重倦怠、頭痛、肌肉痛與咽喉痛等,接著出現嘔吐、腹痛、腹瀉、皮膚斑點狀丘疹與出血現象。重症常伴隨肝臟受損、腎衰竭、中樞神經損傷、休克併發多重器官衰竭等,個案死亡率高達九成。目前尚無核定有效之治療藥物,僅能給予患者支持性療法,並以感染阻絕方式避免疫情擴散。

傳染窩

伊波拉病毒的天然宿主可能是非洲果蝠,特別是錘頭果蝠(Hypsignathus monstrosus)、富氏前肩頭果蝠(Epomops franqueti)及小項圈果蝠(Myonycteris torquata),伊波拉病毒的地理分布範圍亦與果蝠的分布範圍重疊。除了人類以外,受感染的最終宿主還包括黑猩猩、大猩猩、猴子與豪豬等。

連結:伊波拉病毒(II)-「無知與不信任」才是真正的敵人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9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