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史] 查隆納(William Chaloner)鑄造偽幣被處絞刑──牛頓晚年二、三事

Print Friendly

查隆納(William Chaloner)鑄造偽幣被處絞刑──牛頓晚年二、三事
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 楊信男教授、蕭如珀
(譯自APS News,2011年3月)

72661_p1牛頓耀眼的科學成就廣為人知:他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Principia)和《光學》(Opticks)為現代物理學奠定了根基。但他晚年的歲月,從 1696 年接任英國皇家鑄幣局的局長開始,則較少被提及。牛頓於鑄幣局期間,監督英國的錢幣鑄造,嚴厲地追捕偽造者,其中包括最成功的查隆納(William Chaloner)。

英國於 1662 年前這段期間以手工敲打鑄造的銀幣,時常在四周被「削邊」,修整銀幣緣,減輕其重量,也降低其做為法定貨幣的價值,尤其在國外。但因銀在國外的價值比英國的錢幣面額高,所以也提供了人們強烈的誘因,將銀幣融化後賣到國外,造就了套利的市場。

後來鑄造的硬幣都在錢幣上壓印花邊,以避免刮削,但這只更助長了猖獗的偽幣黑市。最普通的偽幣鑄造方法是,以偽造的鑄模鑄造硬幣,然後以假的印模來壓印。牛頓估算英國大幣制改革時所收回的硬幣多至 20% 都是偽造的,鑄造偽幣被視為叛國罪,是可以判處死刑的罪,罪刑確立的偽造犯則處以絞刑,取出內臟後,分屍成四塊。

查隆納出生於 1650 年代中期,是織布工的兒子,從小就常惹麻煩,他的父母很失望,無法管他,所以後來送他到伯明罕的一家釘子工廠當學徒。正巧,這個城鎮偽造硬幣的產業正蓬勃發展,查隆納學習得很快,沒多久就成了當時偽造英國四便士銀幣的高手。

然而,他有更大的野心,所以於 1680 年代移居倫敦,試著想找份正當的工作,但當時主導倫敦的技師工會使他無法如願,後來只好販賣仿冒的錫錶。查隆納之後又嘗試做算命師和「大夫」,迎合失戀的婦女,以及那些要找回資產遭竊的人。他後者做得很成功,幫助他成家,也累積了可觀的家財,養育好幾個小孩。但是,他找尋失竊物品的本領似乎源自於他先前曾犯下搶劫的事實,這種傾向一曝光,他就被迫逃離家。

查隆納最早於 1690 年因搶劫被捕,登上社會檔案。當時他是一位漆工,學得鍍金的技術,有助於他偽幣鑄造的事業,不久後,他成為當時倫敦郊區許多鑄幣集團的其中一員。有一個名叫柯非(Patrick Coffey)的金匠教他鑄造更精細壓花邊的方法,他於是和一個負責鋼模,名叫泰勒(Thomas Taylor)的雕刻及印花大師合夥。只要偽造的硬幣一完成─通常是英國金幣基尼或法國金幣皮斯托,就會有另一個共犯哈勒維(Thomas Holloway),透過他太太的幫忙,將硬幣交到當地的不肖之徒手中,讓硬幣流通。

大家都知道,查隆納製造偽幣的技術高超,非常成功,他在倫敦市中心騎士橋街(Knightsbridge)買了一棟大屋子,租用一輛四輪馬車,全身的穿戴就像一位可敬的紳士。他是「全英國最成功的偽幣製造者…,一位很好的鋼模藝術家,連鋼模用久後喪失其完美都會激怒他,」柯瑞格爵士(Sir John Craig)於《在鑄幣局的牛頓》(Newton at the Mint)(1946)中這樣寫道。在這種偽裝下,查隆納幫忙英國皇家鑄幣局檢查它們的鑄幣過程,並建議鑄幣局如何更有效地對付偽幣鑄造,在此過程中他獲取了鑄幣局所使用的方法之有用的內線資訊,用以改善他自己的偽幣製造。這是一個無恥的詭計,幸未得逞。

但若不是牛頓在英國皇家鑄幣局的局長任內盡心盡力的話,查隆納還是可能逃過他犯的罪所應得的懲罰。牛頓喬裝身分,四處到倫敦陋巷的小酒館與客棧,蒐集不利偽幣鑄造者的證據。他成了治安法官,親自交相詰問 100 多件犯案的證人與嫌疑犯,成功地起訴了 28 位偽幣罪犯。

1697 年 9 月,牛頓第一次以偽幣鑄造罪逮捕查隆納,將他關在倫敦的紐蓋特監獄(Newgate Prison),但查隆納籲求他高職位的同夥們幫忙,而贏得無罪開釋。牛頓毫不氣餒,無懈可擊地蒐集查隆納的犯罪事證,一年半後,再次逮捕查隆納,這次他根據 8 個主要證人的證詞,有幾個是他之前犯罪的合作夥伴,取得了更多致命的證據。起訴書有兩項罪名:一是 1692 年鑄造法國金幣;另一是 1698 年偽造英國克朗幣(25 便士)。查隆納一向很狡滑,先是偽裝發瘋,後來,於審判中,更指控證人們是為了逃避也遭起訴而說謊。

查隆納的辯詞毫無用處,陪審團只在幾分鐘的商議後,便同意他犯了叛國罪,隔天,審判長洛維爾爵士(Sir Salathiel Lovell)判他兩星期後處死。在這段期間,查隆納數度寫信給牛頓,時而指責他,時而請求他寬大為懷。查隆納給牛頓的最後一封信悲嘆說:「除非你救我,否則我將被謀殺了。唉!我希望上帝能為我,以慈悲憐憫感動你的心。」然而,這位科學家不為所動。1699 年 3 月 16 日,查隆納被處以絞刑。

至於牛頓,他於 1703 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的會長,1705 年被安妮女王(Queen Anne)封為爵士,這是繼培根爵士(Sir Francis Bacon)後,第二位獲此殊榮的科學家。牛頓終身未娶,晚年行徑越來越怪異,可能是因他偵查煉金術而受到水銀毒害的關係。1727 年 3 月 31 日,他在倫敦睡覺中辭世,被葬在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


原文刊載於物理雙月刊2013年4月號35卷第2期,感謝楊信男教授同意授權刊載。

系列文章100篇已集結成冊,由五南出版,書名為《物理奇才奇事》。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3 −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