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鹼理論

路易斯酸與鹼

路易斯酸與鹼 (Lewis Acids and Bases)
國立林口高級中學化學科林明祥老師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陳藹然博士責任編輯

酸與鹼是生活中常見的物質。何謂酸鹼?一百多年來,化學家已經提出多種酸鹼理論來定義之。在高中課程中,主要介紹兩種常見的酸鹼理論-阿瑞尼斯酸鹼理論(Arrehenius acids and bases)與布忍斯特-羅瑞酸鹼理論 。然而,我們可以發現此兩種理論所適用的範圍極其有限。舉例來說:

『布-洛學說(Brønsted-Lowry Acid-Base Theory)』系列(二)-洛瑞(Lowry)建立酸鹼(Acids and Bases)學說始末

『布-洛學說(Brønsted-Lowry Acid-Base Theory)』系列(二)-洛瑞(Lowry)建立酸鹼(Acids and Bases)學說始末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林雅凡博士/國立台灣大學化學系李俊毅 責任編輯

丹麥化學家布忍斯特(Brønsted)和英國有機化學家湯瑪斯•馬丁•洛瑞(Thomas Martin Lowry, 1874-1936)同時異地提出「布-洛酸鹼學說」,然而促使這二位化學家提出這個理論的背景與因果,卻是截然不同。分別認識布忍斯特與洛瑞提出酸鹼理論的背景,將有助於我們能用不同的觀點,去了解「布-洛酸鹼學說」。

來自英國約克夏郡的洛瑞,提出酸鹼理論是源自他於有機化合物的「光學活性」之研究心得。他是一位相當熱情的物理有機學家,在跟隨阿姆斯壯教授(Prof. Armstrong)的多年間,阿姆斯壯教授對於洛瑞能用一些物理測量方法,得到有機化學中重要且精緻的數據相當激賞,洛瑞也因訓練而奠下紮實基礎。洛瑞於往後學術生涯挹注畢生心血,研究有機物質的旋光性(optical rotatory power)。他臨終前撰寫的最後一本書(出版於1935年)『旋光性(Optical Rotatory Power)』,正是一本集大成的著作,同時也成為這個領域的典範。

因著研究旋光性質,洛瑞進而探討『變旋(Mutarotation)現象』的發生機制與原因。透過對『變旋現象』的了解過程,這位物理有機學家提出了他對「酸鹼」的看法。

首先我們來談談什麼是「變旋」。

布-洛酸鹼學說

布-洛酸鹼學說 (The Brønsted-Lowry Acid Base Theory)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林雅凡博士/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李俊毅責任編輯

西元1923年,丹麥化學家布忍斯特 (Johannes Nicolaus Brønsted, 1879-1947)與英國化學家洛瑞 (Thomas Martin Lowry, 1874-1936),不約而同對阿瑞尼士 (Svante August Arrhenius, 1859-1927)的酸鹼理論提出相近的修正,拓展人們對酸鹼化學的認知,不只侷限於水溶液的狀態,是為「布-洛酸鹼學說 (The Brønsted-Lowry Acid Base Theory)」。

阿瑞尼斯與「電解分離」說(Arrhenius and Electrolytic Dissociation Theory)

阿瑞尼斯與「電解分離」說(Arrhenius and Electrolytic Dissociation Theory)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林雅凡博士/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李俊毅責任編輯

雖然德國有機分析生化學家來比錫(Justus von Liebig, 1803-1873)在獨到精闢的分析推論後,將「酸性物質」定義為含「氫」物質,對於「鹼性物質」的闡述卻仍一知半解。除了延續過去經驗,知道「鹼」為中和「酸」的物質之外,「中和反應」能以進行的箇中原因,對十九世紀中期的科學家來說,依然不明就裡。

柳暗花明又一村–阿瑞尼斯的酸鹼學說
西元1880年間,瑞典化學家阿瑞尼斯(Svante August Arrhenius, 1859-1927)在致力於分析測量多種物質水溶液濃度與導電度之間的關係後發現,酸、鹼、鹽等物質在越稀薄的溶液中,其莫耳導電度(molar conductivity)就越好;而強酸、強鹼的導電度,又比相同濃度的弱酸、弱鹼來得好,於是他在1884年所撰寫的博士論文中,大膽提出:「強酸、強鹼、及鹽類分子溶於水,會『裂開(split up)』,以陰離子、與陽離子存在於水中。」這樣的主張,引起當時科學界許多爭議,他的口試委員對其說法,大表不以為然。

布羅斯特-羅瑞學說

布羅斯特-羅瑞學說 (Brønsted-Lowry theory)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葉名倉教授責任編輯

在十九世紀末由阿瑞尼士(S. Arrhenius)提出解離說,並在學說中解釋各種水溶液的酸鹼性質。但是因阿瑞尼士的酸鹼定義僅適用於水溶液,所以到了 1923 年,布羅斯特(J. N. Brønsted)和羅瑞(M. Lowry)在幾個月之內分別先後出版了相同酸鹼理論,將酸鹼學說的適用範圍擴大到固態或氣態等非水溶液的反應。因此就將這套較廣泛的理論用他們倆個人名字命名,稱為布羅斯特-羅瑞學說,也可稱為布-羅學說(Brønsted-Lowry the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