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學說(Brønsted-Lowry Acid-Base Theory)』系列(二)-洛瑞(Lowry)建立酸鹼(Acids and Bases)學說始末

Print Friendly

『布-洛學說(Brønsted-Lowry Acid-Base Theory)』系列(二)-洛瑞(Lowry)建立酸鹼(Acids and Bases)學說始末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林雅凡博士/國立台灣大學化學系李俊毅 責任編輯

丹麥化學家布忍斯特(Brønsted)和英國有機化學家湯瑪斯•馬丁•洛瑞(Thomas Martin Lowry, 1874-1936)同時異地提出「布-洛酸鹼學說」,然而促使這二位化學家提出這個理論的背景與因果,卻是截然不同。分別認識布忍斯特與洛瑞提出酸鹼理論的背景,將有助於我們能用不同的觀點,去了解「布-洛酸鹼學說」。

來自英國約克夏郡的洛瑞,提出酸鹼理論是源自他於有機化合物的「光學活性」之研究心得。他是一位相當熱情的物理有機學家,在跟隨阿姆斯壯教授(Prof. Armstrong)的多年間,阿姆斯壯教授對於洛瑞能用一些物理測量方法,得到有機化學中重要且精緻的數據相當激賞,洛瑞也因訓練而奠下紮實基礎。洛瑞於往後學術生涯挹注畢生心血,研究有機物質的旋光性(optical rotatory power)。他臨終前撰寫的最後一本書(出版於1935年)『旋光性(Optical Rotatory Power)』,正是一本集大成的著作,同時也成為這個領域的典範。

因著研究旋光性質,洛瑞進而探討『變旋(Mutarotation)現象』的發生機制與原因。透過對『變旋現象』的了解過程,這位物理有機學家提出了他對「酸鹼」的看法。

首先我們來談談什麼是「變旋」。

(圖一)

如圖一所示,一般而言,單醣類的環狀結構(Cyclic monosaccharide)含有α、β兩種立體異構物(Stereoisomer)。(圖一所呈現的是D-吡喃葡萄糖的兩種立體異構物)

西元1846年,法國醣類化學家奧古斯丁•皮爾•杜卜爾朗福特(Augustin Pierre Dubrunfaut, 1797-1881)第一次發現在水溶液中,此兩種異構物會互變,且互變的程度隨著時間有所不同。西元1899年,經過整理許多當代化學家對此一現象的實驗結果後,洛瑞把這樣的現象重新定義,正式稱之為『變旋(mutarotaion)』,並傾一生之力,企圖揭開「變旋現象」的神秘面紗。

(圖二)

最初洛瑞先分離D-溴化硝茨酮(bromonitro-d-camphor, 即「樟腦類」物質, 圖二)的兩種光學異構物,將它們分別溶在水裡,發現這兩種不同的光學異構物竟會互變(即α形式變成β形式、β形式變成α形式),直到平衡。

(圖三)

更進一步,洛瑞發現把D-硝茨酮(nitro-d-camphor, 圖三)的兩種異構物溶在氯仿(chloroform)中,經過數天後,也能觀察到互變的情形;若將D-硝茨酮苯(benzene)溶液加入百萬分之ㄧ當量的哌啶(piperidine, 圖四),這樣的互變更是急遽加快,而這也是一個鹼催化的例子,不過這個反應中,鹼所扮演的角色與當時普遍所認同的,「鹼即在水溶液中釋出氫氧根離子」是有出入的。為了解答這樣不同於以往的結果,洛瑞與其夥伴又持續在這個領域耕耘一段時間。洛瑞發現,有機化合物的變旋性質,與溶劑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如果溶劑有既可當酸,也可當鹼的二元性質(amphoteric),互變的反應便能發生,而在這裡,溶劑同時也扮演「催化劑」的角色。

(圖四)

洛瑞提出這樣的結論,顯然他對「酸」、「鹼」的詮釋與前人不盡相同。洛瑞如此解釋他的實驗數據:「變旋」與質子的移動有非常大的關係。當溶劑分子可以爭奪或授予質子時,溶液中如同D-硝茨酮這類的化合物就能夠丟出或接受質子,造成反對稱(dissymmetry)的現象,進而達到互變。

從這樣的結論,洛瑞於是提出對酸鹼的主張:第一,酸鹼反應並不侷限於水溶液;第二,酸是質子捐贈者、鹼是質子接受者。

參考文獻:
1. Lowry, T. M. J. Chem. Soc. Trans., 1898, 73, 986-1006.
2. Pope, W. J. Obituary Notices of Fellows of the Royal Society, Jan. 1938, 2, 287-293
3. Lowry, T. M. Chem. Rev. 1927, 4, 231-253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1 +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