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血早期發現大腸癌(Ultra-sensitive liquid biopsy of colorectal cancer)

Print Friendly

一滴血早期發現大腸癌(Ultra-sensitive liquid biopsy of colorectal cancer)
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范姜文榮編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李冠群副教授責任編輯

編譯來源:わずかな血液で大腸がんを発見 

blood-75302_640

圖片來源:pixabay@geralt

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的分子細胞治療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出能夠早期發現大腸癌的高靈敏度、高效率檢測法。該研究成果刊載於2014年4月7日科學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大腸癌檢測常使用大便潛血檢驗法,就大量檢測、費用和成效而言,尚屬不錯,但靈敏度(sensitivity)及專一性(specificity)並不足,有時大腸癌患者也會被檢測為陰性。另一方面,雖可使用大腸內視鏡來進行精密檢查,但因受檢者需要檢查前處理或畏懼檢查等因素,在日本大便潛血檢驗呈現陽性者,僅有6成患者接受大腸內視鏡檢查。此外大便潛血檢驗呈現陽性者,經大腸內視鏡精密檢查後,實際上僅約5%為大腸癌患者。因此高靈敏、且能檢測大量患者的高效率大腸癌檢測法,有其高度需求。

「細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是各種細胞所分泌的微小胞器,可存在於血液或尿液內,過去已能使用採血或驗尿等方法予以診斷。在癌症病患,癌症特異性的細胞外囊泡,因聚集能提供各種訊息的物質,故能利用在病況掌握或治療評估上。傳統檢測法雖能檢驗出體液中的細胞外囊泡,但操作步驟與分析程序繁複,需耗時約12小時,因此到目前為止,一直未能實際運用於醫療檢測上。

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研究團隊,利用癌細胞的細胞外囊泡具有特異蛋白質或小片段核酸(如microRNA)的特性,開發出大約僅需1.5~3小時、檢測血液量僅需5毫升,就能檢測出細胞外囊泡的檢測法(ExoScreen method)。新開發的檢測法,利用不同的2種抗體來辨識結合鑲嵌殖入細胞外囊泡的膜蛋白,在2種抗體同時結合在同一細胞外囊泡上彼此距離接近200nm以內的情況下,使抗體所附加的小球體(beads)發光,因而檢測出細胞外囊泡。

該研究團隊發現,大腸癌細胞所分泌的細胞外囊泡含有許多蛋白質,並自大腸癌患者的血清,檢測出大腸癌細胞所分泌的細胞外囊泡。另同時解析194名大腸癌患者及191名健康成人的血清,與目前血液檢查之腫瘤標記(tumor marker CEA或CA19-9)相比較,發現新開發的檢測法,有較高的靈敏度,較能早期檢測出目前血液檢查所無法發現的病癥。

新開發的檢測法,能在短時間處理大量檢體,且僅使用微量的血液就能檢測出特殊的細胞外囊泡,有希望在數年內開發出商品化的大腸癌檢測法。此新開發檢測法,不會只限於大腸癌檢測,未來也有希望開發出早期診斷不易發現的胰臟癌或癌症以外的病症的檢測技術。

 

延伸閱讀 :

1.癌症生物標記的空中樓閣

http://highscope.ch.ntu.edu.tw/wordpress/?p=33814

2.生物標記(Biological markers)的困難在那裡

http://highscope.ch.ntu.edu.tw/wordpress/?p=21453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9 −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