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群(Population)

Print Friendly

族群(Population)
國立臺灣大學森林學系王家玲學士

生命層譜(biological spectrum)由小至大為:基因-細胞-器官-生物體-族群-社會。這生命層譜中,從生物體開始,到族群、社會,即屬於生態學研究的範圍。在生態學上,族群(population)是指生活在某一特定區域中的同種生物之集合。也可更簡單的定義為:同一分類系統之生物體的集合。所謂的同一分類系統,在生態學上通常指同種(species)而言。因此也可定義為屬於同一「種」的許多個體的集合,形成族群。

但因地理環境的限制,在隔離(isolation)的情況下,某一地點能夠互相交配之生物體群,稱為局部地域族群(local population)。族群會比單獨的生物體更具演化上的意義,因族群中的個體之間基因能互相交流,使族群的遺傳特性留存。而有性生殖能使基因重組,以適應環境變化。透過天擇(natural selection)的作用,在不同環境下,局部地域族群可能產生微小差異,像是不同顏色的花朵或葉片,便稱為生態品種。廣泛分布的植物,常由許多生態品種組成,若環境呈連續性的梯次變化,而隔離作用又不顯著時,則生態品種亦呈現逐漸的分化。這種連續的族群變化,稱為生態序列(ecocline)。

除了與環境的影響之外,任何族群必須與其他族群共存,組成生物社會,才能長久維持下去。例如植物雖可自製養分存活,但授粉經常依賴昆蟲完成,植物死後也須藉由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將養分歸還土壤,才能重新為下一代吸收。族群的大小,會受到環境中的物理因子,例如:溫度、陽光、水分及土壤等影響。而生物之間爭奪食物、空間或其他生存所需的物質等交互作用,也會使得族群的大小產生變化。因此,族群的大小會因為物種的關係,呈現不同方式的成長模式,將族群中個體的數量(縱軸)與時間(橫軸)做成圖形來看,族群成長型大致可分為兩類:J形成長(J-shaped growth form或指數式成長exponential growth)與S形成長(S-shaped growth form或邏輯成長logistic growth)。

p1

圖一、J形成長(作者自繪)

J形成長的族群,在具有豐富資源的情況下大量繁殖,使族群數量呈現指數式的增加,一直到資源不堪負荷或是遇到環境驟變的瓶頸(限制因子)而大量死亡,使族群數量又大幅下降。此種成長模式以數據圖看來像是英文字母的J,因此稱為J形成長。例如昆蟲類,常見的蚊子、蟑螂,在春天時開始大量繁殖,族群數量呈指數式增加,但到了冬天,大部分的成體無法存活而死亡,而由卵鞘的型式或是少部分個體保留擔負族群續存的使命(圖一)。

 

p2

圖二、S形成長(作者自繪)

在豐富資源的環境下,個體數量大幅增加,呈現指數型成長,但在資源有限的情形下,個體數量的增加便會開始趨緩(自體限制或自體擁擠),在數據圖上看來像是英文字母的S,因此稱為S形成長。像某些鳥類或其他較高等動物的繁衍,從一處遷徙到另一處資源豐富的地方時,一開始族群的個體數量會呈現指數型成長,但在資源有限的情形下,族群的大小呈現緩慢的成長或是達到平衡(圖二)。

 

 

參考文獻:

  1. 劉棠瑞、蘇鴻傑(1983)森林植物生態學。臺灣商務印書館。
  2. 張世玲(2010)最小存活族群數。高瞻自然科學教育資源平台http://highscope.ch.ntu.edu.tw/wordpress/?p=7723
  3. 新世紀生命科學課程改進計畫普通生物學第三十一章族群生態學與生物圈 http://www.dls.ym.edu.tw/lesson/eco.htm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7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