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熱點

Print Friendly

生物多樣性熱點 (Biodiversity Hotspot, Biodiversity Hot Spot)
國立成功大學生命科學所碩士生林彥瑾

生物多樣性熱點 (Biodiversity hotspots) 一詞首次出現於1988年,由英國牛津大學學者Norman Myers經多方研究調查和文獻回顧後所提出。Myers認為,當世界人口持續增加,棲地不斷遭到人為破壞,開發和保育的衝突日益增加,對於具有大量特有種、生物多樣性高、而且面臨開發危機的地區,應該特別劃分出來,以便投入資金和人力進行保育。若不給予法定地位、並採取適當措施,這些地區的生物多樣性消失將對全球自然資源造成無可挽回的嚴重後果。

而後在1992年的里約熱內盧召開的地球高峰會上,共193個國家簽定下以保障生物多樣性為主要目標的《生物多樣性公約》(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CBD),力求透過各國努力,達到保育生物多樣性、永續利用與分享資源的目標。

生物多樣性熱點為政府在訂立保育政策時的重要依據。Myers等學者在西元2000年提出,一個地區是否為生物多樣性熱點,必須符合以下兩個條件:

1. 該地區需至少包含現今世界上已被發現的30萬餘種植物中的0.5%、也就是約1500種的維管束植物為該地特有種;

2. 在符合上一個條件的情況下,該地的原始植被已經流失超過70%,亟需立即介入保護、減輕該地繼續遭受人為破壞的程度。

圖一 生物多樣性熱點。綠色區域為Norman Myers於2000年公布的熱點,藍色區域為後續新增的熱點,未包含最新第35個熱點。(圖片來源:維基百科http://en.wikipedia.org/wiki/Biodiversity_hotspot)

圖一 生物多樣性熱點。綠色區域為Norman Myers於2000年公布的熱點,藍色區域為後續新增的熱點,未包含最新第35個熱點。(圖片來源:維基百科http://en.wikipedia.org/wiki/Biodiversity_hotspot)

截至2015年2月,全世界被認定為生物多樣性熱點的地區共有35個(圖一,目前維基百科尚未更新,最新第35個熱點是東澳的森林地區),這些地區僅涵蓋地球表面2.3%的陸地面積,卻擁有全球超過50%的特有種植物,以及超過40%的兩棲動物、爬蟲動物、鳥類和哺乳動物的特有種,由此可見這些熱點在日漸高漲的保育意識與行動中所佔據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生物多樣性支持著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這之中當然包含了支持人類目前生活的一切,沒有這些物種的存在、提供各式資源,我們甚至沒有空氣可以呼吸、沒有食物可吃、無水可喝。可以說生物多樣性與隨之而來的生態系統服務,正是人類仰仗的生命之源,因此人類更需要學會與自然共存共榮,以達到永續發展與利用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Myers, N. (1988). Threatened biotas: “Hot spots” in tropical forests. The Environmentalist, 8, pp.187-208.
  2. Myers, N., Mittermeier, R. A., Mittermeier, C. G., Fonseca, G. A. B. da, Kent, J. (2000). Biodiversity hotspots for conservation priorities. Nature, 403, pp.853-858.
  3. Biodiversity hotspot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Biodiversity_hotspot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