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之藥物轉化機制(Drug Metabolism)

Print Friendly

肝臟之藥物轉化機制(Drug Metabolism)
台北市立忠孝國民中學自然領域張馨文實習老師/國立台灣大學動物學研究所陳俊宏教授責任編輯

許多台灣民眾會因為工作過度操勞,生活作息不正常,感覺疲累沒精神,想服用「保肝丸」。他們認為該類藥物既可保肝又可消除疲勞,殊不知服用的藥物必須經過人體肝臟代謝,在肝臟轉換與代謝過程中,輕則增加肝臟代謝功能,重則會產生毒素增加肝臟解毒負擔。有些口服藥物為避免藥物遭到胃酸破壞而影響藥效,成分是由前驅藥物所組成,藥物經由腸胃道吸收後,由肝門靜脈進入肝臟,經由肝臟內的酵素將沒有活性的前驅藥物轉化成活性藥物,達到治療的效果。針劑型的藥物則直接被人體利用,後續仍得經由肝臟代謝。

肝臟的藥物代謝分為phase 1 和phase 2 兩種反應。

phase I主要為氧化或還原反應(oxidation or reduction)或是水解反應接上極性基團(polar group)。

phase 1 反應主要由cytochrome P450 (CYP 450) monoxygenase酵素系統負責,這些酵素主要分佈在肝臟及小腸壁,大約有二十多種CYP酵素參與藥物的代謝,主導藥物的氧化或去甲基化反應。很多人都知道特定藥物最好不要和葡萄柚汁一起服用,原因就在於葡萄柚裡的呋喃香豆素類(furanocounarin衍生物)及Naringin,此種黃酮類(flavonoids)在體內會轉化為香豆素(Coumarin)及naringenin會影響藥物在腸道的吸收,或抑制CYP450一族中的CYP3A在腸道的作用,造成類似過量藥物引起的反應。故在服用可能和furanocounarin衍生物交互作用的藥品時,在用藥後數小時內,甚至藥物治療期間都應避免吃葡萄柚及飲用葡萄柚汁,以避免發生嚴重的藥物不良反應。

肝臟藥物代謝的phase II 反應則為接合反應(conjugation),則是使分子本身與極性團接合,形成水溶性(glucuronization)的不活性代謝物,以進行去毒性作用(detoxification)。phase I和 phase II兩者會相互協調合作。

許多藥物引起肝臟傷害的原因,在於轉化的過程中,形成的活性中間產物是親電子性(electrophies)或是會形成自由基(free radicals),對細胞膜上的不飽和脂肪酸,造成脂質過氧化,進而傷害細胞。肝臟是人類中含穀胱甘肽(Glutathion,簡稱GSH)最高的器官,這與肝臟的排毒能力成正比。穀胱甘肽由半胱胺酸(cysteine),穀胺酸(glutamic acid)以及甘胺酸(glycine)形成γ-Glu-Cys-Gly進行解毒作用;GSH附著於毒性的藥物分子後,會將ROOH或是H2O2 還原成毒性較低的ROH或是H2O,本身則會氧化成為GSSG,達到藥物的去毒作用。長期服用成藥或食物中殘留的農藥皆需要GSH來清除。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3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