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Friction)與汽車的驅動(Automobile Layout)

Print Friendly

摩擦力(Friction)與汽車的驅動(Automobile Layout)
國立彰化高級中學物理科賴文哲老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系蔡志申教授責任編輯

討論汽車運動時輪胎所受到摩擦力的方向,須要先確定此輪胎是否為驅動輪,以及是否正在作加速運動。1950年代以前的汽車絕大部分都採用後輪驅動(rear-wheel drive)方式,此後隨著前輪驅動(front-wheel drive)和四輪驅動(four-wheel drive)車的普及,後輪驅動車所佔的比重逐漸下降。目前,大部分的卡車,注重加速性的轎車或跑車仍採用後輪驅動方式,而大部分的轎車都採用前輪驅動方式,越野車則多採用四輪驅動方式。因大部分的汽車引擎置於汽車前段,採用前輪驅動可減少機械驅動過程,不但較為省油,且前輪之正向力較大,可提供較大的摩擦力。但一般的貨車仍採用後輪驅動,因為裝載貨物時後輪正向力較大,以後輪驅動可提供較大的摩擦力。

部分跑車在不增加車重與改變輪胎的狀況之下,使用擾流板增大正向力(後輪驅動),以增大最大靜摩擦力,提高加速性能。另外一種四輪驅動車更適宜于爬坡越野等在惡劣地形中行駛的要求,因此時前後輪的正向力都可轉為提供摩擦力來驅動車輛,遇到部分輪胎打滑時,可由其它輪胎提供驅動力,因此在泥濘或有雨雪的路面上,四輪驅動車也更易於掌握。

汽車加速時,驅動輪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帶動汽車向前加速。引擎不輸出動力或煞車時,四輪都受到向後的摩擦力而使汽車減速。其受力方向整理如下:

05-t1.png

要了解爬坡時,前後輪驅動對汽車運動的影響,應先了解下面這個問題:
若兩人ㄧ前一後抬木箱子上樓梯,a圖中兩人負重相等;b圖中箱子的重心距乙施力的方向線較近,故乙負重較大。

05-pic1.png

爬坡時車身傾斜,如圖所示:
05-pic2.png

設車身長為 L,車身重心高度為 d,斜坡傾斜角為 θ,若以後輪為支點(後輪驅動,前輪無向前摩擦力),依力矩平衡:
05-eq1.png

前輪的正向力小於後輪的正向力
正向力越大,所能產生的最大靜摩擦力越大,能給予車子爬坡所需之推力
故以後輪驅動車的爬坡坡度較大,而四輪驅動車爬坡能力最好(能爬坡的最大坡度最大)。
05-eq2.png

參考資料:
1.維基百科–前輪驅動  http://en.wikipedia.org/wiki/Front-wheel_drive
2.維基百科–汽車設計  http://en.wikipedia.org/wiki/Automobile_layout
3.維基百科–四輪驅動  http://en.wikipedia.org/wiki/Four-wheel_driv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 3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