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剩餘定理

Print Friendly

中國剩餘定理 (Chinese Remainder Theorem)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洪萬生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洪萬生教授責任編輯

「中國剩餘定理」是指中國古代用以求解《孫子算經》「物不知數題」的一種方法:

今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賸二,五五數之賸三,七七數之賸二,問物幾何?

答曰:二十三。

術曰:三三數之賸二,置一百四十;五五數之賸三,置六十三;七七數之賸二,置三十。并之得二百三十三。以二百一十減之,即得。凡三三數之賸一,則置七十,五五數之賸一,則置二十一,七七數之賸一,則置十五。一百六以上,以一百五減之,即得。

在上述的「術曰」(解法)中,\(70\) 是個可被 \(5\)、\(7\) 整除、但除以 \(3\) 餘數為 \(1\) 的數;\(21\) 是個可被 \(3\)、\(7\) 整除、但除以 \(5\) 餘數為 \(1\) 的數;\(15\) 是個可被 \(3\)、\(5\) 整除、但除以 \(7\) 餘數為 \(1\)的數。

至於 \(140\)、\(63\)、\(30\) 則由其各自的餘數所決定。可見,這一方法(「術曰」)涉及「求一」,所以在中國古代被稱為「求一術」。

在現代數論 (number theory) 中,這一方法當然連結到十九世紀高斯所創造的同餘 (congruence) 理論。事實上,一旦掌握了同餘理論,不僅求一術相關問題,其他一些初等算術中的可除性判別法則 - 譬如一個自然數可以被 \(13\) 整除的充要條件為何等等,當然也變得十分淺顯易解。

數學理論結構誠然必須擺在學習的第一順位。目前,學生學習的一個通病,顯然是升學競爭所造成的知識之徹底零碎化,其實,這也是一百多年前,德國偉大數學家克萊因 (Felix Klein, 1849-1925) 所批判的煩瑣章句之學,而其代價則是知識的系統性理解之欠缺。為了導正這種流弊,我們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盡力協助學生培養系統性或結構性的理解。

當然,我們也承認在高級中學的數學課程中,有些知識或方法不是那麼容易形成一個系統或結構,不過,適當地組織一些單元,似乎還是可以「風雅地」介紹有一點結構意義的內容。這樣子說,並不表示現行教科書缺乏結構,只是在課堂上徒然增加許多解題活動,而無從利用論證來引進結構,顯然導致學生領略不到知識學習的核心價值與意義。

「求一術」始見於《孫子算經》,不過,將它集大成的南宋數學家秦九韶,在他的《數學九章》中,卻完全不曾提及。到了明代,雖然算學家將物不知數題的「術曰」編成歌訣以廣流傳,似乎也收到了普及的效果,譬如明代程大位《算法統宗》(1592) 中,就有所謂的「孫子歌」:「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樹梅花廿一支,七子團圓正半月,除百令五便得知。」

不過,此一方法真正有進一步發展的時期,則是要等到清中葉之後。乾隆時編輯《四庫全書》,編者從《永樂大典》中抄出《數學九章》,四庫版再經過李銳校訂後,張敦仁、駱騰鳳、時曰醇以及黃宗憲等,都有所發明。

我們先提及當時有關求一術起源的一些看法,然後,再回來簡介秦九韶的大衍求一術。張敦仁《求一算術》(1803) 序稱:「筭數之學,自九章而後,述作滋多,其最善者則有二術。一曰立天元一,一曰求一。盡方圓之變,莫善於立天元一,窮奇偶之情,莫善於求一。求一之術出於《孫子筭經》物不知數之問。」可見,當時數學家對於求一術的重視。

此外,左潛為黃宗憲《求一通解》作序時,也指出:「近日精算諸家,後先接踵,精思妙理,鑿險通幽其因仍舊術而絕無增變者,為大衍一術已耳。」這是因為他認為「《孫子筭經》物不知數一題,以三、五、七立算,在大衍題尚為淺顯,經中有術無草,殆未深求至理,原非有意故秘機緘。」至於論及秦九韶著述《數書九章》時,則認為他「始立約分求等、求乘率諸法,數雖繁瑣,理實精深,後之攻是術者,皆未能洞悉其源,是以於所以然之理,具未能切近言之也。」顯然這些評論都針對了傳統中算的「徒法而缺理」之不足。

回到中國南宋時期,秦九韶 (1202-1261) 在他的著作《數書九章》(1247) 中,將此問題推廣到任意的模數(非兩兩互質)及餘數。至於此求解的方法,就稱為「大衍總數術」,是先將模數化為兩兩互質,再用「大衍求一術」去求解,對相關的理論和算法,作了集大成的工作。

事實上,「物不知數題」經由秦九韶的一般化,的確是高斯1801年所發表的相關定理之先聲,因此,西方國家稱此類型的問題為「中國剩餘定理」(Chinese Remainder Theorem),的確合乎情理。

至於孫子與秦九韶的貢獻,則多虧了傳教士偉烈亞力 (Alexander Wylie) 1856年在 North China Herald(《北華捷報》)所發表的論文 “Jottings on the Science of the Chinese Arithmetic”(中國算術論叢)。本論文先翻譯成德文,再翻譯成法文,在歐洲學術界流傳甚廣,因此,此一定理最後冠上形容詞「中國的」(Chinese),並且出現在歐美一般的數論或代數教科書上,才顯得相當水到渠成。

現在,且讓我們說明中國剩餘定理如何與秦九韶的「求一」有關了。中國剩餘定理當然涉及下列一次同餘式的聯立解:

\(N\equiv R_i\pmod{m_i},~i=1,2,3,…,n\),且當 \(i\ne j\),\(m_i,m_j\) 互質。

如令 \(\displaystyle M=\coprod^n_{i=1}m_i\) (乘積),

則存在有 \(K_i\),使得 \(\displaystyle K_i\frac{M}{m_i}\equiv 1\pmod{ m_i},~i=1,2,3,…,n\),

於是 \(\displaystyle N\equiv \sum_{i=1}^nK_i\frac{M}{m_i}R_i\pmod{M}\)  即為所求。

這裡解法的關鍵,當然就在於如何轉換成為「求一」的問題了。

至於如何求一呢?請看秦九韶的「大衍求一術」:

大衍求一術云:置奇右上,定居右下,立天元一於左上。先以右上除右下,所得商數與左上一相生,入左下。然後乃以右行上下,以少除多,遞互除之,所得商數隨即遞互累乘,歸左行上下。須使右上末後奇一而止,乃驗左上所得,以為乘率。

試以 \(K\cdot 20\equiv\pmod{27}\) 為例:

得到 \(K=23\)。

事實上,秦九韶對於「物不知數」題的延拓,還涉及非整數的模數,這是目前所謂的「中國剩餘定理」的版本之所缺,值得我們注意。


參考書目

  1. 洪萬生 (2009).〈求一術的出路:同餘理論有何教學價值與意義?〉,《數學快遞》第二期:1-8。
  2. 楊瓊茹 (2009).〈求一與占卜〉,收入洪萬生等著,《當數學遇見文化》(台北:三民書局),頁72-83。
  3. 楊瓊茹 (2009).〈翦管術 vs. 天算頌〉,收入洪萬生等著,《當數學遇見文化》(台北:三民書局),頁151-160 。
  4. 郭書春主編 (2010).《中國科學技術史:數學卷》,北京:科學出版社。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8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