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帝夫波-茲曼定律〈Stefan – Boltzmann’s Law〉的應用─行星與恆星間溫度的關係

Print Friendly

史帝夫波-茲曼定律〈Stefan – Boltzmann’s Law〉的應用─行星與恆星間溫度的關係
國立彰化高級中學姜志忠教師/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物理系洪連輝教授責任編輯

行星表面的溫度受到下列因素的影響
1.入射輻射(來自太陽或其他天體)
2.行星本身的輻射(地球向外發散的紅外線輻射)
3.反光效應(星球對於入射電磁波的反射)
4.溫室效應(導因於星球本身的氣體)
5.星球內部所產生的能量(對於木星而言相形重要)

對於內行星(較靠近太陽的行星,如水星、金星、地球、火星)而言,外來輻射、行星本身電磁輻射的影響較大。
為了進行計算,進行下列三項假設
1.地球與太陽視為球體
2.地球處於熱平衡狀態
3.地球可吸收所有來自太陽的輻射(忽略反射的部分)

依據史蒂-芬波茲曼定律,太陽每秒發射的黑體輻射能量為
PSemt=(σTs4)(4πRs2)

σ為史蒂芬-波茲曼常數
Ts為太陽的表面溫度
Rs為太陽的半徑

因為太陽向四面八方輻射能量,但地球很小,只吸收能量中極小的比例,因此地球吸收的太陽輻射功率PEabs
PEabs= PSemt (πRE2)/(4πD2)

其中,
D為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
RE為地球的半徑
雖然地球吸收太陽輻射的截面積為πR2
但地球也如同太陽一樣,向四面八方發射輻射,每秒輻射的能量PEemt
PEemt=(σTE4)(4πRE2)

其中,TE為地球表面溫度。

依照前述假設,地球處於熱平衡狀態,因此吸收的輻射能功率等於發射的功率,亦即 PEemt =PEabs

綜合前述列式
(σTE4)(4πRE2) =(σTs4)(4πRs2)(πRE2)/(4πD2)

結果,Ts(Rs/2D)1/2=TE

也就是,地球的表面溫度受到太陽表面溫度、太陽半徑及太陽與地球之間距離三個因素的影響。

資料來源:
http://en.wikipedia.org/wiki/Blackbody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 2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