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氏症(Kawasaki Disease, KD)

Print Friendly

川崎氏症(Kawasaki Disease, KD)
臺北市立成功高級中學生物科張春梅老師/國立臺灣大學動物學研究所陳俊宏教授責任編輯

川崎氏症又稱為川崎病或黏膜皮膚淋巴腺症候群(mucocutaneous lymphnode syndrome),是屬於幼兒期的一種急性疾病。此病是由日本小兒科醫師川崎富作於西元1967年提出,患者有持續高燒、眼結膜充血、嘴唇泛紅、乾裂、舌頭呈草莓狀、頸部淋巴腺腫大和手掌、腳掌紅腫的症狀。到了1970年,他發現一些長期追蹤的病童出現了心臟的後遺症,這才發現了川崎病有冠狀動脈炎、心臟的併發症及後遺症。

川崎氏症好發於五歲以下的幼童,其發生率每年每十萬名五歲以下的兒童人口中約有50例左右,發生季節不一定,以夏天最多,男孩發生的機會比女孩多1.5倍,兩歲以下的寶寶占全部病例的一半。引起川崎氏症的真正原因尚未被證實,不過一般認為其致病因極可能是一種常見的感染,目前比較傾向於病毒或細菌感染具有特定體質的病童後,由超級抗原引發免疫發炎反應。所謂超級抗原是微生物的蛋白質或外毒素,直接作用於淋巴球或抗原呈現細胞,而引起過度激發的免疫反應。

川崎氏症在急性期的所有臨床症狀,包括發燒、黏膜、皮膚及淋巴腺病變等,都會隨著時間而逐漸消失,可怕的是其所引起的心臟血管併發症,常是造成川崎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急性期可能引起心肌炎、心包膜炎,導致心臟衰竭或心律不整。川崎氏症也會侵犯全身的中小型血管,而引起血管炎的病變,在全身各器官組織造成明顯的臨床症狀,例如關節炎、無菌性腦膜炎、膿尿、膽囊水腫、腸道假性阻塞,卡介苗(BCG)預防接種部位紅腫及肛門部位脫皮(台灣地區尤其常見)等。發病一至三週時(平均約十天),15~20%的患者可能產生冠狀動脈瘤,冠狀動脈病變是川崎氏症最嚴重的後遺症,病患終身都要擔心冠狀動脈瘤破裂致死的可能。事實上,直徑小於8mm的中小型冠狀動脈瘤大多會在一~二年內消失;但直徑大於8mm以上的巨大冠狀動脈瘤,通常無法完全消失,容易形成血栓,造成急性心肌梗塞或冠狀動脈瘤破裂而致死。

川崎氏症在亞洲的發生率是歐美的十多倍,台灣僅次於日本與韓國,是發生率第三高的國家。針對其人種特性,中國醫藥大學與中研院組成研究團隊,試圖在基因中找出答案,終於在2011年找到華人特有的3個川崎氏症致病基因,這項全球首度發表的研究報告已刊登於國際重要期刊PLoS ONE。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陳垣崇院士表示:論文最大的貢獻之一,是再次清楚呈現許多疾病的致病基因,的確會因各個種族而有所不同。研究團隊利用高密度基因型鑑定法,在600多名病童身上發現COPB2、ERAP1和免疫球蛋白重鏈變異區三個基因的變異性有顯著的影響。

為了進一步釐清川崎氏症的易感基因為何,目前已有跨國性的大型整合研究在進行。全球急於揭開川崎氏症的神秘面紗,主要和目前的治療效果與後遺症有關,因為目前採取的高劑量免疫球蛋白注射治療法,在某些病童身上看不到效果,也就難以阻斷心臟病變後遺症的產生。若能早日確定川崎氏症致病機轉,並以基因體醫學為基礎,發展出來川崎症預防與治療之生物標誌,就能進一步開發出對症良藥而開啟治療的新契機。

 

資料來源:
1. 維基百科:川崎氏症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7%9D%E5%B4%8E%E6%B0%8F%E7%97%85)
2. 中時健康:全球之光!華人川崎氏症致病基因找到了! (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5,68&id=12989)。
3. 紀鑫,與感冒相似的川崎氏症 (http://www.enfamama.com.tw/main/newtec/newtec225.htm)。
4. 楊宗彥、呂俊毅,川崎病的回顧與展望,感染控制雜誌,第十四卷,第二期,http://www.nics.org.tw/old_nics/magazine/14/02/14-2-8.htm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6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