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效應(Greenhouse Effect)與碳循環(Carbon Cycle)

Print Friendly

溫室效應(Greenhouse Effect)與碳循環(Carbon Cycle)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李俊毅/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林雅凡博士責任編輯

看過好萊塢電影「明天過後」的人,應該都會震懾於在影片中因為過度的溫室效應引起巨大颶風,而導致全球性的大災難。另外美國前副總統高爾籌資拍攝「不願面對的真相」同樣也引起廣泛的討論,高爾與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委員會(IPCC)便因喚起環保意識而獲頒2007年諾貝爾和平獎。隨著人類開發的腳步加速,人們對於溫室效應的名詞不再陌生,越來越多科學家關注地球暖化的相關議題。

溫室效應真的是十惡不赦的惡棍嗎?溫室效應是怎麼產生的?地球對於太陽光能並非「整碗捧去」,會有部分光線反射回太空,另有部分光線被地表吸收轉換成熱能,反射與吸收的比例便決定我們生活環境的溫度。溫室效應的產生源自於大氣層含有的「溫室氣體」,包含水蒸氣、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碳化物等等,這些氣體會攔截吸收原本應該反射回太空的紅外線,轉而以熱能方式釋出,因此提高溫度。地表除了水蒸氣以外,溫室氣體中二氧化碳濃度最高,地表豐富的水使得水蒸氣的量能持衡不變,所以二氧化碳的濃度上升會直接地加強溫室效應。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在自然狀態下大致持恆,就維持了地表「溫和」的狀態。溫室氣體顯著對比的例子便是地球的行星兄弟:水星與金星。水星沒有大氣層,因此向陽面火熱熱,背陽面卻是冷吱吱;相反地,金星的大氣壓力是地球的90倍,加上大氣組成有90%是二氧化碳,強烈的溫室效應使得金星的表面白晝溫度高達攝氏四百多度。

十八世紀之後人類大量使用石化燃料的需求急遽擴張,逐漸破壞了「溫室氣體」的平衡,二氧化碳濃度累積使得溫室效應日趨嚴重(大氣層中二氧化碳濃度於1850年為280 ppm,現在則約略等於385 ppm)。石化燃料燃燒所產生的二氧化碳並非全部都累積在大氣層中,其實大自然具有一定「消化」二氧化碳的能力,來恆定二氧化碳濃度變化,因此,要了解地表的溫室效應,就必須了解地球上碳元素的循環。

碳循環牽涉的層面主要可分作四個區塊(見圖一,參考文獻一):

1. 大氣層:主要是以二氧化碳方式存在,另外有微量的甲烷、一氧化碳、氟氯碳化物。
2. 生物圈:以各式有機化合物方式存在,最重要的化學反應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動植物都會執行的呼吸作用。
3. 海洋:溶解的二氧化碳、碳酸鹽沉澱以及水合甲烷。
4. 地層:生物體經千萬年作用形成的石化燃料及碳酸鹽。

(圖一)

參考資料:
1. http://en.wikipedia.org/wiki/Carbon_cycle
2. http://en.wikipedia.org/wiki/CO2
3. http://en.wikipedia.org/wiki/Earth%27s_atmospher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3 −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