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廢氣為瑰寶

Print Friendly

化廢氣為瑰寶
知識通訊評論第43期

對各大石油公司而言,二氧化碳是廢棄物,但是對果農來講,卻是要花錢買的大宗商品。荷蘭的石油公司與果農媒合起來,善用二氧化碳的價值。

荷蘭溫室農業種植的農作,供應歐洲大部分鮮果、蔬菜及鮮花所需;但農人很驚奇地發現他們居然有一種副產品,就是二氧化碳。人們造出好多噸的二氧化碳,灌到種番茄的田畦裡,但植物卻沒用多少,剩下來的二氧化碳便滲漏出來,排入大氣。所以,荷蘭正使用創新的方案,來矯正這種現象,杜絕浪費二氧化碳,減少其排放。

荷蘭設想出來的方案,是利用該國龐大的煉油業。煉油過程中會產出幾乎純淨無雜質的二氧化碳,但對油廠而言,那是廢料,通常直接就排放到大氣層當中。只是,去年秋天專案啟動之後,煉油廠改而把二氧化碳灌到種植物的溫室。溫室的主人現在已經可以把原本用來生產二氧化碳的加熱器關掉;如此省錢多多。溫室農業與煉油業互惠互利,還讓荷蘭政府賺到減少排放二氧化碳的額度。

這項斥資一億歐元(約一億三千萬美元)的專案代號為OCAP,是兩位荷蘭工程師林畢克(Jacob Limbeek)與泰梅傑(Hans Tiemeijer)的心血結晶;泰梅傑曾是林畢克的老闆,已於二○○四年過世。專案的內容,是利用鹿特丹市外柏尼斯「蜆殼」(Shell)石油公司煉油廠產出的多餘二氧化碳,建立管道,供給由當地綿延到阿姆斯特丹、長八十五公里的道路旁,許多位在河岸的大型溫室使用。

這項專案獲荷蘭政府支持;三十年前,荷蘭政府便興建了一條油氣管,連接兩個城市,但油氣管從來沒有動用,直到去年九月,OCAP專案開始執行,才把它拿來當二氧化碳分配網的骨幹。

這樣使用二氧化碳的構想,十年前便成型運作。泰梅傑跟林畢克替位在戴夫特(Delft)的「戴夫蘭能源」(Energie Delfland)公司工作時,首度提倡這個想法。但是該公司遭到購併後,便放棄這個計畫。兩人堅持下去,四處推銷提倡,不願放棄這個理想,兩年之後,才獲得鹿特丹營建公司「沃克魏梭」(VolkerWessels)、德國「林德」(Linde)工業集團子公司兼工業氣體供應廠「荷克盧」(Hoek Loos)支時,提供必要的資本。林畢克表示,過程很艱辛,但兩人對這個專案有信心,才孜孜不懈地去做。

荷克盧公司董事李普森(Peter Ripson)表示,這項投資對他們公司而言,雖有其風險,但計畫本身很好,捨不得放棄。專案第一年能產出多少營收,李普森不願透露,他只表示,如果不是出自商業考量,他們是不會做OCAP的。

進行本專案時,曾洽詢荷蘭政府而買下那條從未使用的油氣管,金額不詳,再增建八公里,連到蜆殼煉油廠。然後,循著主管再建四座管制站,鋪設長一百五十公里的管道,把二氧化碳直接導入大約五百間溫室;那五百間溫室涵蓋的耕作面積有一千三百公頃。

荷蘭農業總產值有八十億歐元;溫室農業也列居其中。溫室的主人曉得,如果二氧化碳值,能比尋常使用的三八○ppm要高出一倍,那麼作物成長的速度可以加快兩成五。以往,他們都是用加熱器來燒天然氣,而產出三八○ppm的二氧化碳,冬天為了讓作物保暖,仍然得使用加熱器,但是在夏天,加熱器就可以關掉。蜆殼公司表示,如此一來,每年可以省下九千五百萬立方公尺的天然氣,而且減少十七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這項專案獲荷蘭政府提供四百萬歐元作為創新的補貼金;另外,荷克盧及沃克魏梭依荷蘭政府獎勵公司節約能源計畫,還可以減稅一千四百萬歐元。尖峰月分,這套系統有能力每小時輸送一百六十噸的二氧化碳,夏季時也真的滿載運作。林畢克表示,每噸二氧化碳,溫室的主人付費購買的成本,在四十到七十歐元,比原先他們用天然氣加熱器來造二氧化碳,要便宜近一半。

進賺現金

蜆殼公司發言人表示,OCAP系統還付費向該公司買二氧化碳。依歐盟獎勵計各公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計畫,該煉油公司還可以取得獎勵。發言人表示,自二○○八年起,蜆殼會跟溫室分享那些獎勵。

據英國蘭開夏大學專研植物用碳的植物科學家克斯坦(Gerhard Kerstiens)表示,煉油廠透過OCAP系統而排放的二氧化碳,最後還是釋放到大氣層中,但是,因為溫室不再自己產出那種氣體,總排放量還是有所減少。

咸信OCAP專案是全球首創的原型。華盛頓大學植物科學家泰爾金(Hendrik-Jan van Telgen)表示,他認為這套系統全球都可通用。

對今年才三十四歲的林畢克而言,OCAP專案能竣工,讓他更肯定自己;他表示,整個過程中遭遇很多困難,必須加以克服,所以,OCAP讓他倍感自豪。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5 +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