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變色性物質(Photochromic Materials)

Print Friendly

光變色性物質(Photochromic Materials)
臺北市立永春高級中學化學科蔡曉信老師

光變色性(photochromism)是某些種類的化學物質受到電磁波(光線)的照射而變化成另一種物質,其反應為可逆反應且兩物質的顏色不同。這個現象最早是在1880年代由Markwald 研究2,3,4,4-tetrachloronaphthalen-1(4H)-one的顏色改變所發現,當時他稱此現象為” phototropy”。直到1950年代Hirshberg才正式提出光變色性(photochromism)這個專有名詞。光變色性的現象可以在有機、無機物質甚至在生物系統中發生,如視網膜(retinal)產生視覺的過程。

光變色性是一種可逆的化學反應,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判斷基準。在光作用下發生的不可逆反應,也能導致顏色的變化,但這只能當成一般的光化學反應,而不屬於光變色性反應。光變色性物質的種類(classes of photochromic materials)有:大都集中在二苯基乙烯(diarylethenes )、光變色性醌(photochromic quinones)、螺吡喃(spiropyrans)、螺1,4-氧氮六圜(spirooxazines)、偶氮類(azobenzenes)以及相關的雜環化合物(pericyclic compound)等。以下是常見的五種光變色性物質:

1.螺吡喃(spiropyrans)與螺1,4-氧氮六圜(spirooxazines)

b1

最早為科學家所研究的光變色性物質為螺吡喃,與其密切相關的化學物質為螺1,4-氧氮六圜。例如:螺環化合物1,4-氧氮六圜為無色的染料,1,4-氧氮六圜的共軛系統與其它部分的芳香環間以sp3混成軌域的C原子聯結。當此分子被紫外光照射時其C-O鍵會斷裂使其結構中的六元環開環,因此其原本sp3混成軌域的C原子就轉變成sp2混成軌域而成為平面結構。這樣的轉變使其結構中的共軛雙鍵數增加,因此可吸收可見光而有顏色的呈現。反之當外在的紫外線消失時,其分子又轉變成較低能量的基態,此時芳香環間C原子的sp3混成軌域再度形成,顏色又變回無色。

2.二苯基乙烯(diarylethenes )

b2

3. 光變色性醌(Photochromic quinones)

4.偶氮類(Azobenzenes)

b3

5.無機光變色性物質(Inorganic photochromics)

早期有一種變色鏡片,看起來跟一般的眼鏡沒兩樣,但在太陽下會自動變暗,光線越強眼鏡就變成墨鏡,回室內之後又變回透明無色。它的自動變色原理,主要是添加氯化銀於玻璃中而氯化銀就是無機光變色性物質,氯化銀(AgCl) 是由銀離子及氯離子所組成。利用紫外線使其產生氧化還原反應,Ag+ + Cl + 紫外線  → Ag + Cl形成銀原子來遮擋光線,因此使鏡片變暗。進入室內時因此反應為可逆所以可重新產生銀離子與氯離子,鏡片也就會慢慢地恢復到原來的顏色。

參考資料:

  1. Photochromism。http://en.wikipedia.org/wiki/Photochromism檢索日期 2013.8.6
  2. Larkowska, M.; Wuebbenhorst, M.; Kucharski, 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2011, 627195.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 5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