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頸效應

Print Friendly

瓶頸效應 (Bottleneck effect)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研究助理胡琬琳

瓶頸效應 (bottleneck effect) 說明原本數量很多的族群因各種因素(天災、出生率下降、棲地破碎化、過度開發…等)造成族群數量銳減的現象。族群數量銳減,種內世代間的雜交降低不同基因傳遞至下一世代的數量,使得族群內有效族群的遺傳歧異度大幅降低,較無法抵抗天擇等選汰壓力(溫度驟變、族群競爭、捕食……等因素),最終將使族群面臨滅亡危機;瓶頸效應的影響在小族群內尤其明顯。

瓶頸效應和基因選汰類似;兩者皆會使族群中基因歧異度降低,同一基因的複製片段在族群譜系中提高。兩者最大的差別在於基因選汰將不利生存的片段被淘汰,而針對特定有利於適應環境的基因片段保留或大量複製。瓶頸效應則針對整個族群的基因作淘汰,無挑選特定片段。

北美的海象族群是瓶頸效應的典型例子,因為人類的頻繁活動以及打獵影響,19世紀末,北美海象族群的個體數已銳減至20隻左右。儘管後來施予保育措施使族群數回復到3000隻左右,但此時海象族群內的基因歧異度已不如大量被獵捕前豐富,明顯證實了瓶頸效應(獵捕海象)造成此一族群基因歧異度下降且無法回復。

奠基者效應(或稱拓荒者效應,founder effect)亦為遺傳歧異度減損而產生的極端瓶頸效應。1952年,Ernst Mayer提出奠基者效應的理論模型:某些族群中的部分個體可能因為成熟長大、天災人禍……等因素脫離原本的族群,到新環境建立自己的族群。但因為此一小族群的母體來源皆為同一族群,基因組成非常類似,亦即此一小族群中能夠產生下一代的個體基因歧異度相當低;經數代繁衍後,此一小族群最終仍面臨基因歧異度大幅下降,新族群內有遺傳疾病的產生或更甚者有滅亡的危機,但也有可能獨立產生一新的種族。

德國移民至美國的阿米什人(Amish)即為一歷史上有名的例子,Amish係德國孟諾教派一教封閉的宗教分支,以過著簡樸生活聞名。約莫200人的Amish移民至美國賓州後,並無對外聯姻,同族通婚的結果是造成阿米什人的基因容易突變產生罕見疾病。埃利偉氏症候群(Ellis-van Creveld syndrome,EVC syndrome)在阿米什人的族群中有明顯發生率的偏高的情形,患者通常會有身材矮小、多指(趾)症、心房中隔缺損或是單一心房的情形。


參考資料

  1. Effects of Genetic Drift – Bottleneck and Founder effect
    http://www.biotecharticles.com/Genetics-Article/Effects-of-Genetic-Drift-Bottleneck-and-Founder-effect-726.html
  2. Evolution 101: Bottlenecks and Founder Effects
    http://evolution.berkeley.edu/evosite/evo101/IIID3Bottlenecks.shtml
  3. Futuyma, Douglas J. 2009. Evolution. Second Edition. Sinauer Associates, Inc.
There are 4 comments for this article
  1. 廖崇甫 at 21:06:31

    文中第四段第一列的 “fonder effect”,應更正為 “founder effect” 才對。

  2. Tz at 18:44:26

    fonder effect or founder effect ?

  3. teresa at 18:01:16

    已修正,非常感謝您的提醒!

    管理員Teresa敬上

  4. teresa at 18:01:34

    您好

    已修正,非常感謝您的提醒!

    管理員Teresa敬上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3 −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