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生物學(Conservation Biology)(上)

Print Friendly

保育生物學(Conservation Biology)(上)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何懿洲博士生

保育生物學(conservation biology)是因應生物多樣性危機而形成的學科,目的是希望瞭解人類活動對物種、棲地和自然生態的影響,尋求對策以避免物種滅絕及生態系崩潰。保育生物學結合多個學術領域,核心學科有:生態學、分類學、動物行為學、遺傳學、島嶼生物地理學、復育生態學等,以及其他相關學科:地理學、氣象學、土壤學、生態系經營學、經濟學、人類學、社會學、哲學、法學、環境倫理學、教育等。

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包括三個層級:基因多樣性(genetic diversity)、物種多樣性(species diversity)以及生態系多樣性(ecosystem diversity)。目前幾乎所有地區的生物多樣性在此三個層級都在下降中。

學者Norman Myers依據研究調查定出生物多樣性熱點(biodiversity hot spot),熱點中之棲地具有高度生物多樣性,有許多特有種生物生存著,但卻正遭受人為破壞的威脅,定出的熱點希望能透過世界性的努力優先給予保育。要被劃定為生物多樣性熱點的區域需要符合以下兩個標準:(1) 有0.5%或1500種的維管束植物是特有種;(2) 失去了70%以上的原生植被。目前在全世界已定出33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圖一)。這些熱點有將近全球60%的植物、兩生類、爬蟲類、鳥類和哺乳類,而且很多是特有種。

fig1

圖一、生物多樣性熱點。
綠色區域為Norman Myers於2000年公布的熱點,紫色區域為後續增加的熱點。[1]

學者認為要維持生物多樣性應該以維持生態系的自然過程為主,而不是關注在個別的受威脅物種,因此保育應該聚焦在熱點或關鍵生態系統為主。

保育的方式可分為(一)就地保育(in situ conservation):維持保護原來的生態環境,讓物種在原棲地自然生長繁衍。(二)移地保育(ex situ conservation):將物種遷移到另一環境管理。

(一)就地保育(in situ conservation)

就地保育包括保護或整頓,如設定生態保護區、自然保留區、野生動物保護區或國家公園等。生態保護區的劃定原則包括下列幾點:

  1. 大面積比小面積要好
  2. 同樣的面積的情況下,一整塊比分散好幾塊小面積好
  3. 生態系統完全維持比部分維持好
  4. 面積形狀為圓形比不規劃形好
  5. 小塊的保護區之間最好以非直線方式分布,使隔離的間距愈短愈好
  6. 小區域之間最好有生態廊道連結
  7. 保護區分區設計及管理,包括核心區及緩衝區

就地保育可以與當地居民合作,以有利於居民的方式進行保育。例如哥斯大黎加的Monteverde Cloud Forest,在1970年代,George Powell研究該森林中的鳥類,面對當時森林被快速砍伐,他產生買一小塊森林作為生物的避難所的想法,他的努力激勵了許多人以及保育團體提供其資金,現在大多數的森林範圍變成了私人的生態保護區。此保護區是少數保護美洲豹、豹貓、美洲獅及相關物種的棲地。現在此保護區發展生態旅遊,每年有超過50,000名遊客造訪,為當地居民提供工作機會以及其他的經濟利益。

連結:保育生物學(Conservation Biology)(下)

資料來源:

  • 圖一、生物多樣性熱點。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 7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