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能量的流動與散失(ATP)

Print Friendly

淺談能量的流動與散失(ATP)
台北縣立中平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李佟位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張永達副教授責任編輯

若論數量,是翱翔在天空的雄鷹,還是橫行地表的鼠輩較多?即使不常接觸自然,多數人也能近乎直覺的回答:「當然是後者」。但基於什麼原因,讓掠食者的數量往往少於牠的獵物?為什麼非洲草原上不是數以千計的獅子追逐屈指可數的羚羊呢?要回答上述問題,必須從「能量」的角度下手。

生物以及生存環境無法超越物理原則的限制。熱力學第一定律(The 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告訴我們,能量無法被創造亦無法被消滅,只可轉變形式。所以我們可將平日飲食所攝取的熱量(貯存於養份中的化學能),視情況轉變為活動所需的動能,或維持體溫的熱能等,而總能量不減。但即使總能量不變,轉換過程中仍有許多能量以熱能的形式散逸到環境中,這些「廢熱」無法做功,也無法以任何形態再被利用。也就是說,當太陽輻射照射到地球時,其中所蘊含的能量都在七折八扣中流失掉了,真正能被生物所用的僅佔極少數。

比如曾有科學家對美國某溪流生態系做過分析,每年入射的光能中,15%被地表反射、41%成為使氣溫上升的熱能、植物的蒸散作用則吸收了42%,約只有2.2%的能量被植物所「固定」下來。上述透過光合作用被「固定」的能量稱為當地植物的「初級生產力」(primary production),這還得扣掉植物自身行呼吸作用時造成的耗損,換言之,最初入射的光能僅有約1%可供其他草食動物利用,稱為當地的「淨初級生產力」(net primary production)。

生態學家林德曼(Raymond Lindeman,1942)率先建議應將生態系中的生物區分為不同的「營養階層」(trophic level),由下而上依序為:行光合作用的初級生產者、草食性的初級消費者、以及肉食性的二級消費者、三級消費者…依此類推。「淨初級生產力」中的能量,便可透過吃與被吃關係,在食物鏈中傳遞流動。

但如同前文所述,許多能量因排泄、呼吸作用或日常活動而耗損,無法再被利用;外溫動物因新陳代謝率較低,約可傳遞17%的能量,但內溫動物需耗費大量熱能來維持體溫(鳥類及哺乳類),就只有約2%~10%的效率。平均而言,能量每轉移一次,便有約90%的耗損,僅有十分之一左右可供下一階生物使用。亦即草原上的植物若固定了1000大卡的熱量,那麼羚羊獲得100大卡,而身為二級消費者的獅子便僅得10大卡了。

越高階的消費者所能獲得的總能量越稀少,環境所能供養的個體數也就越有限,老鷹的數量因此少於鼠類。所以生態系的營養階層多半在三~四階左右,而少有環境能支撐更高階的消費者;尼斯湖等湖泊中藏有水怪的想法固然浪漫,且未有定論,但若考慮到能量在營養階層中的流動與散失,該地能否供養大型掠食動物,並有足夠個體數以維持穩定族群,答案也就不言可喻了。

參考文獻:
Molles, M. 1999. Ecology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2e. Ohio: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Smith, R. & Smith, T. 2003 Elements of Ecology California:Bejamin Cummings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2 +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