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史] 康普頓(Arthur H. Compton)的誕生

Print Friendly

康普頓(Arthur H. Compton)的誕生
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 楊信男教授、蕭如珀

72705_p1

圖1:康普頓(Arthur H. Compton)

1895 年,倫琴(Wilhelm Conrad Roentgen)在研究陰極射線時,發現了 X 射線。雖然當時有人建議將此新射線命名為「倫琴射線」,但因它的本質是個謎,所以倫琴還是堅持以數學上用以代表未知數的符號「X」來稱呼它。由於倫琴所發現新型態的射線可以穿透身體的軟組織,看得見骨頭,在醫學診斷上助益很大,所以馬上在全球各地引起轟動。科學家對此新射線更是著迷,用盡各種方法,希望能揭開它的謎底,了解它的本質。1923 年,康普頓(Arthur H. Compton)提出了答案,X 光是短波長的電磁波,同時帶有波和粒子的性質。

康普頓於 1892 年 9 月 10 日出生在美國俄亥俄州伍斯特(Wooster, Ohio),家學淵源,父親艾利亞斯.康普頓是伍斯特大學的哲學教授、院長與代理校長。康普頓兄弟三人都是普林斯頓大學的博士,當時傳為美談;大哥卡爾曾任麻省理工學院校長,二哥威爾森則曾任華盛頓州立大學校長,他自己也當過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校長,堪稱「校長之家」。

大學期間,康普頓獲得了一項以迴轉儀技術控制飛機的專利,因而欲專攻機械工程。但後來他受到哥哥的影響,也追隨哥哥到普林斯頓大學深造物理,1916 年,他完成論文〈X 光的反射及原子內部電子的分佈〉,獲得博士學位。

倫琴發現 X 光後不久,法國科學家薩格納克(Georges Sagnac)即注意到,當 X 光照射到任何物質,不管是固體、液體或氣體,都會引發次級輻射,此現象提供了研究 X 光本質的極佳平台;接著斯托克斯(G. G. Stokes,1819-1903,英國物理及數學家,1849-1903 任劍橋大學 Lucasian 講座教授)提出了 X 光為電磁脈衝的觀點。1903 年,湯木生(Joseph John Thomson,發現電子,1906 年諾貝爾物理獎)將斯托克斯的觀點進一步延伸,提出電磁脈衝,即 X 光,照射在物體上時,電磁場會讓物體中的電子加速;依照馬克斯威的電磁論,電子會將吸收的能量以相同頻率的電磁波輻射出去,即所謂的次級輻射。湯木生所導出的次級輻射的角分佈形狀,在教科書中通稱為湯木生公式。

經由一系列的實驗,巴克拉(C. G. Barkla,因研究 X 光獲得 1917 年諾貝爾物理獎)印證了湯木生公式的正確性,並發現次級輻射也像光在天空中的散射一樣,帶有極化性。1912 年,勞厄(Max von Laue,1914 年諾貝爾物理獎)完成了 X 光行經晶體所出現的繞射實驗,X 光的波動本質終於獲得物理學家廣泛的認同,其中還包括極力主張 X 光是由質點組成的威廉.布拉格(W. H. Bragg,1915 年諾貝爾物理獎)。

此外,巴克拉還發現,次級輻射中也含有一些與原入射 X 光波長不同的輻射,他稱之為「特徵輻射」。因絕大多數特徵輻射的性質均與入射 X 光無關,只視被照射的物質而定,也就是說,這些特徵輻射反映了被照射物質的特性。不過,巴克拉還觀察到少量的特徵輻射,波長與原入射 X 光相差不大,與被照射的物質亦無關,他稱之為「J 特徵輻射」。

康普頓獲得博士學位後,先到明尼蘇達大學任教一年,再轉赴匹茲堡的西屋燈具公司工作,並為訊號公司研發飛行儀器。二年後,他獲得國家研究委員會的獎學金,得以到劍橋大學卡文迪西實驗室進修,與湯木生的兒子喬治.湯木生(G. P. Thomson,1937 年諾貝爾物理獎)合作研究 $$\gamma$$(伽瑪)射線的散射與吸收。他發現 $$\gamma$$ 射線所產生的次級輻射比較容易被物質吸收,而吸收率的增加被認為是因輻射的波長變大所致,但當時康普頓並無法由吸收率的變化精確地決定出波長的增加量。

一年後,康普頓離開了劍橋,接任華盛頓大學教授職兼物理系主任。他立即著手研究,將 $$\gamma$$ 射線的散射延伸到 X 光範圍,以繞射方法精確地測定入射與散射的 X 光波長。他將石墨塊置於以鉬為標靶的 X 射線管外做為散射體,再以鉛板阻絕主輻射,並以幾組細縫引導次級輻射照在方解石晶體做成的繞射光柵上;當散射角度是 $$90^\circ$$ 時,出現的光譜有二條:一是原輻射鉬的 $$\mathrm{K_{\alpha}}$$ 線,另一則是波長增加 $$0.024\mathrm{\overset{\circ}{A}~(1\overset{\circ}{A}=10^{-8}cm)}$$ 的譜線。康普頓解釋,波長增加 $$0.024\mathrm{\overset{\circ}{A}}$$ 譜線的次級輻射是源自主輻射被散射體內電子所散射的。

當時美國國研會成立一次極輻射研究小組,由哈佛大學教授杜安(William Duane)主持。康普頓將他的發現放在小組的報告中,但杜安不相信他的結果,反對將其收錄在正式出版的報告中,幸好赫耳(W. Hull)堅持,康普頓的論文才得以登出。

康普頓的論文一發表出來,在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ETH),原即有著類似想法的德拜(P. Debye,1936 年諾貝爾化學獎)馬上寫了一篇論文,解釋康普頓所觀測的波長變化,論點基本上與康普頓的假設相同。康普頓完整的論文於《物理評論》(Physical Review)中刊出後幾天,德拜有關散射波長變化的論文亦在《物理學刊》(Physickalische Zeitschrift)中發表。

72705_p02

圖2:康普頓於1922年的實驗裝置:T為X射線管,R為散射體石墨,X光經由細縫引導入射於繞射光柵─方解石晶體,以測出其波長。

1923 年,康普頓在美國物理學會四月年會上報告,說明他發現次極輻射頻譜出現了差距約有 $$0.024\mathrm{\overset{\circ}{A}}$$ 的雙峰結構及其解釋,引起了極大的轟動。由於杜安無法認同康普頓的看法,所以美國物理學會於該年底的年會中安排了一場兩人的正式辯論會,會後兩人還互訪對方的實驗室,實際了解實驗結果相異的原因。後來,威爾森(C. T. R. Wilson)經由他發明的雲霧室觀測到 X 射線與電子碰撞後,反衝電子的軌跡與康普頓的理論預測相吻合,杜安才接受康普頓的見解。威爾森和康普頓於 1927 年因此發現同獲諾貝爾物理獎,X 光量子與電子碰撞以致波長增長的發現之後被稱為「康普頓散射」。

愛因斯坦對光電效應的解釋說明光具有波及粒子的雙重特性,康普頓效應則說明短波的電磁波如 X 光也帶有波及粒子的雙重特性。這讓物理學家確信所有的電磁波,不管波長大小,都具有波及粒子的雙重特性,也多少啟發了德布羅意(L. de Broglie,1929 年諾貝爾物理獎)在 1927 年提出電子應該也具有波及粒子的雙重特性。

1923 年,康普頓被芝加哥大學延攬, 1941 年 4 月,美國國家科學院成立研究委員會,探討原子能可能的軍事用途,康普頓擔任主席。之後,康普頓全力投入原子彈的研究工作,領導芝加哥大學的冶金實驗室,負責釙-239 的生產,以用來製造原子彈。當費米(E. Fermi,1938 年諾貝爾物理獎)於 1942 年 12 月在芝加哥成功地完成第一個核分裂的連鎖反應時,康普頓立即以密語向知情人士宣布:「義大利那位航海家(指費米)已經抵達新大陸了。」的確,原籍義大利的費米正如 400 多年前的哥倫布一樣,獲得了驚天動地的成就,對人類善惡的影響很深遠。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康普頓離開芝大,回到華盛頓大學擔任校長,直到 1956 年才卸任。在任校長期間,康普頓延攬了許多國際知名學者,大幅提升了學校的名氣。1961 年,康普頓退休,隔年因腦溢血病逝加州柏克萊。


原文刊載於物理雙月刊2013年10月號35卷第5期,感謝楊信男教授同意授權刊載。

系列文章100篇已集結成冊,由五南出版,書名為《物理奇才奇事》。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6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