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面對缺水的策略 (1)

Print Friendly

印度面對缺水的策略 (1)
知識通訊評論第66期

印度人口增殖快速,水源供應不能同步配合。目前印度提出的計畫,是以人工渠道連結印度的河流,以期解決供水不均的問題。但這不但引起對環境影響過大的批評,也給水源管理帶來新思維。

印度水源問題較水質問題嚴重

印度聖河雅母納全長二十二公里,每天有高達三十五億公升幾乎未經處理廢水傾洩河中,是全亞洲污染最嚴重的河川之一。它流經德里地區,河水又髒又臭,還有人將死人骨灰倒入水中,即使如此沿河可見年輕人潛水尋寶、漁夫兀自灑網補魚,形成強烈對比。

對德里居民而言,水源供應遠比水質問題嚴重。即使在居住環境較佳地區,每天隨時都有可能停水,正常供水中的百分之四十也因水管破漏而流失。政府對供水設施建設落後,迫使德里的一千五百萬居民中,有四分之一人口用水必須靠私鑿水井,造成地下水位不斷降低。

德里水源危機,反映出印度全國面臨的供水問題。根據估計,每人每年直接及間接用水基本需求為一千七百立方公尺,現今印度仍有超過一千八百立方公尺水源供應量,然世界銀行預估,未來二十年間印度每人每年可用水資源將大幅降低至一千立方公尺,絕不足支應基本需求。聯合國環境規畫署估計,至二十一世紀中葉印度人口將成長為十五到十八億,用水需求隨之增加,主要用於稻米耕種的農業灌溉用水,將佔全國百分之九十消耗量,屆時供水量必須比現在增加百分之三十,才足以應付所需。

在土地貧脊的拉賈斯坦及古吉拉特等西部省份,以及西孟加拉等東北省份,農民過度使用地下水導致水位降低。因應農業需求,來自雅母納河谷超過百分之八十五的水源被引流於灌溉,影響德里地區地下蓄水層補充能力。

截長補短策略

印度政府深信河水引流計劃可以解決難題,正規劃建造大規模水渠網以連結國內主要河川,將大量水資源從供量充沛的河川引送到水量匱乏的河川。這項計畫由印度國家水利發展局(NWDA)主導,引水網的第一個水渠最快今年開始興建。

但這個計畫究竟可否改善現況仍不明朗。加爾各答印度管理學院環境發展策略專家、兼印度國家公民社會委員會河川連結計劃問題小組(NCSCILR,由一群反對河川連結計劃的學者、研究人員及政策顧問所組成)成員的邦第歐帕第亞(Jayanta Bandyopadhyay)指出,沒有任何公開資料談論水資源缺乏真實情況,以及就河川連結計劃對經濟、社會及環境可能造成的影響明確評估。新德里尼赫魯大學環境科學學院地質學家拉吉曼尼(Vedaraman Rajamani)表示,施行河川連結網計畫對於印度大陸環境可能造成的傷害,難以估計。

浪費的水

印度全國年雨量約一千一百七十公釐,看來絕不是個缺水的國家。但其降雨分布非常不平均,多雨的東北部梅加拉亞省平均年雨量高達兩千八百一十八公釐,乾燥的拉賈斯坦省旱年時雨量只有區區一百公釐。外界從少數公開資料中,大致拼湊出河川連結網計畫的目的,是把「雨量過剩」地區原本任予放流的水資源保留下來,引流到需要地區供應灌溉及水力發電。

早在十九世紀中期,大英帝國將軍暨工程師卡頓(Arthur Cotton)就提出建置河川連結網構想,希望透過眾多水渠連結,形成發達的內陸運輸管道。此次建置河川連結網規畫,則始於二○○二年坦米爾納德和卡納塔克兩省為爭取卡維利河河水灌溉權,在最高法院打起的官司訴訟。

當時河川連結網只是NWDA的一個研究構想,最高法院法官卻下令必須在二○一二年前建置完成河川連結網。這個看起來和官司沒有直接關係的判決,讓外界感到一頭霧水。身兼電力部、規劃部及科學與科技部部長,同時是NCSCILR成員的亞拉夫(Yoginder Alagh)表示,「大多數人都對法院判決感到意外」。負責管轄水利發展局的水資源部長,則再三拒絕《自然》雜誌就河川連結網計畫進行採訪。

法院不尋常的命令舉動,以及印度政府不可理喻的官僚體質,讓外界對河川連結網計畫進行細節摸不著頭緒。不過大致上應該是把流經主要河谷盆地的四十六條河流,透過長達一萬公里、由三十條水渠組成的水道系統,交織成印度國內河川連網。

河川連結網計畫包括建造三十二座水壩,預計總花費達兩千億美元。NWDA河川連結網計畫專案小組主席普洛布(Suresh Prabhu)發出新聞稿表示,該計畫將增加三千五百萬公頃的灌溉面積—比二○○三年時可灌概區域幾近擴增兩倍,如此一來可望解決全國二十五萬公頃地區的乾旱問題,恆河及布拉瑪普特拉河流域水患損失亦將減少百分之二十至三十,該二河川供應印度全國淡水資源的百分之六十,但光是二○○七年兩河洪水就造成八億五千萬元損失,上千人因此喪生。

河川連結網計畫專案小組前任召集人、目前擔任新德里國際灌溉與排水問題委員會秘書長的戈帕拉克瑞斯南(Mukuteswara Gopalakrishnan)認為,「這是任何開發中國家都夢寐以求的計畫」,將可提供三千四百萬千瓦的水力發電,發電量將近目前兩倍,能滿足目前全國百分之二十五的電力需求。支持政府人士也表示,此計畫將使在乾季通常水量乾涸的河流,透過引水而終年獲得充沛水量,對河流生態有益。

戈帕拉克瑞斯南

河川連結網計畫預計開鑿三十條運河水渠,NWDA已就其中十四條完成可行性分析報告並公布在網站上。這些報告是政府針對此計畫對外提供的唯一資訊,其中雖有利弊分析但資料大都無法驗證,也未參考任何學術研究,對生態衝擊的探討只簡單列出當地動植物名稱,大略提到水壩完工後整個區域將被淹沒,以及粗估居民遷徙人數。

河川連結網計畫規模如此龐大,規畫內容卻一點也不明確,因此招致強烈批評,尤其是引流過剩水資源的概念,更讓人誤以為河水氾濫和地表逕流對生態環境沒有幫助。拉吉曼尼指出「此種概念全然以人類為中心,忽略了在季風期河水氾濫及乾季河水枯竭交替循環下,生態系才能平衡發展」。

服務於印度管理學院的邦第歐帕第亞(Bandyopadhyay)及普維恩( Shama Perveen)早在二○○四年就率先於線上期刊《印度農業物資聯合》(India Together)撰文公開批評此計畫,抨擊印度中央政府迷信「簡化主義」,忽視了水資源自然消長對整個生態系的重要性。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 4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