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行為

擬態、攝食、訊息溝通、印痕作用、利他行為、同類相殘

怕蛇是天生的嗎?

怕蛇是天生的嗎? (Is the fear of snake innate or learned?)
國立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碩士 陳雪溱

在舊約聖經的故事中,蛇比田野中一切的生物都狡猾,牠說服夏娃與亞當吃下樹上的果實,造就了人的原罪。蛇是許多人不願意碰觸甚至害怕的動物之一,對蛇的恐懼與厭惡使得許多人見到蛇的第一個反應不是逃就是殺,甚至有個專門的詞來表示對於蛇的恐懼症:Ophidiophobia。

俗話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但是大多數的人並沒有直接被蛇咬的經驗,那對蛇的恐懼又是從何而來?是人類代代相傳的知識教導我們對蛇的恐懼,亦或是人類天生帶有怕蛇的基因呢?

經驗與習得行為-下

經驗與習得行為-下 (Experiences and learned behaviors)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生態演化組碩士生 江岱珈

連結:經驗與習得行為-上

古典制約與操作制約常被運用在寵物的馴養上。以鸚鵡訓練為例:鸚鵡受體內排遺需求的刺激而排便。若在看到鸚鵡有即將要排便的動作時,就講出 “便便” 的口令,讓排遺需求的刺激和 “便便” 的口令一直同時發生,經過多次這樣的經驗之後,鸚鵡就會將兩個刺激連結在一起,在聽到 “便便” 的口令時會引發排便行為(圖三),這就是古典制約。

經驗與習得行為-上

經驗與習得行為-上 (Experiences and learned behaviors)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生態演化組碩士生 江岱珈

習得行為是指動物在生活中由經驗 (experience) 獲得的新行為,這個過程即稱為學習 (learning)。此一新行為可能是從前沒行使過的,例如本來不會吹口哨,經由反覆練習的經驗,變成會吹口哨;或是從改變舊行為而獲得的行為,例如,本來只會吹不成調的口哨,經由反覆練習的經驗,變成會流暢地以口哨吹出曲調。習得行為與本能行為 (innate behaviors) 是成對比的,前者是需要經過學習後方得行使的,後者是一受到記號刺激 (sign stimulus or releaser) 即能正確表現的行為反應,不須要經驗的累積或是學習的過程,常見的例子如手摸到熱鍋立即縮回的反射動作。

臺灣最美的道路-紫斑蝶道

臺灣最美的道路-紫斑蝶道(Taiwan’s most beautiful road – purple crow road)
臺中市雙十國中自然領域教師/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生 王淑卿

臺灣有一類蝴蝶像候鳥一樣會隨著季節遷徙,牠是目前世界上兩大越冬型蝴蝶之一的紫斑蝶,另一為生活於墨西哥及美國加州之間的帝王斑蝶 (Danaus plexippus)。臺灣的紫斑蝶屬於斑蝶亞科紫斑蝶屬,現存有四種:端紫斑蝶 (Euploea mulciber barsine)、圓翅紫斑蝶 (Euploea eunice hobosoni)、斯氏紫斑蝶 (Euploea Sylvester swinhoei) (圖一)及小紫斑蝶 (Euploea tulliolus koxinga)。

片利共生

片利共生 (Commensalism)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生態演化組碩士生 江岱珈

片利共生 (commensalism) 一詞中的 commensal 指的是同桌共餐,用於描述生態學中族群之間的互動,其中一物種從另一物種中得利,但不會造成另一物種的損失或影響極小。

複雜的習得行為

複雜的習得行為 (Complex learning behaviors)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生態演化組碩士生 江岱珈

複雜的學習行為是指相對於簡單的習得行為 (learned behavior) 來說,具有較多層次或較複雜的聯想學習 (associative learning,例如:古典制約或是操作型制約) 與非聯想學習 (non-associative learning,例如:習慣或是敏感化),可能需要借助環境中的條件或是與同伴互動、學習才能獲得的行為,例如空間學習及社會行為。

寄生蜂的十八般武藝

寄生蜂的十八般武藝 (How to be a successful parasitoid wasp?)
國立臺灣大學植物醫學碩士學位學程 助理教授楊景程

寄生蜂是一群嬌小的昆蟲,但卻是許多生物(在本文稱為寄主)聞之色變的夢魘。即使寄主積極抵抗或賣力偽裝,雌性寄生蜂總是有辦法找到這些寄主(例如蛾類或蝴蝶的幼蟲),並將卵產於其體內。有時寄主並不會死亡,甚至能繼續覓食發育,但是當寄生蜂幼蟲孵化後,取食寄主體內組織而逐漸成長,直到化蛹。當此一時刻來臨,寄主的生命也走到了盡頭。

互利共生

互利共生 (Mutualism)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碩士生莊仁奕

互利共生 (mutualism) 是指兩個物種的交互作用下兩者都得利的互動模式,此種交互作用大略符合以下條件:幾乎所有互利共生關係都需要雙方有所付出,而非單純雙方得利;互利共生的結果大多與環境背景有關聯;互利共生關係中也有只拿取利益而不回報的角色存在。物種的存續除了環境等非生物因子的影響,生物因子的互動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互利共生則是眾多模式之一。

合作繁殖

合作繁殖 (Cooperative Breeding)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葉俊偉

在思考生物的生態與演化生物學的過程,我們通常會由生物個體如何面對環境給的挑戰起頭,例如:在溫度變化時,怎麼調節體溫的恆定;或是在缺水的環境下,要怎麼取得水分。然而,許多物種發現,在形成群體,共同生活之後,更容易解決這些環境挑戰。不要單打獨鬥,在群體之中可以獲取個體不易得到的資源(如合作獵食取得食物,共同取暖度冬);可以交換專長、資訊(如在沙漠中取得水池地點的資訊);或是可以取得其他個體的協助(如共同育幼)。這樣形成群體,共同生活就是社會性 (sociality) 的開始。

物種的社會性程度可以從動物聚合成群活動(如濕地的濱鷸成群飛舞);到共同撫育幼體(如本篇將深入說明的合作育雛);到複雜的分工社會(如許多螞蟻、蜜蜂的社會)。後者這類分工極為複雜的社會被稱為真社會性 (eusociality)。真社會性包含三個特徵:

(1) 超過一個世代的個體共同生活;(2) 共同照顧幼體;(3) 角色分工,例如分成從事繁殖和不從事繁殖的兩群個體。

動物行為

動物行為 (Animal behavior)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生態演化組碩士生江岱珈

動物行為是指動物受到來自環境中的刺激所產生的行為反應。來自環境中的刺激可以是物理或化學性的環境因子,例如氣溫、水中的鹽度、空氣中的氣味等等。以氣溫為例,氣溫會隨著日照時間而改變,在一日的氣溫變化中,屬於變溫動物的爬蟲類為了讓體溫維持在最適合生理反應的範圍中,會在不同大小的物體間穿梭,藉由不同物體所投射的陰涼處與其所帶有的熱量來幫助調節體溫,這是為了幫助調節體溫所做出的行為反應。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