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與習得行為-上

Print Friendly

經驗與習得行為-上 (Experiences and learned behaviors)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生態演化組碩士生 江岱珈

習得行為是指動物在生活中由經驗 (experience) 獲得的新行為,這個過程即稱為學習 (learning)。此一新行為可能是從前沒行使過的,例如本來不會吹口哨,經由反覆練習的經驗,變成會吹口哨;或是從改變舊行為而獲得的行為,例如,本來只會吹不成調的口哨,經由反覆練習的經驗,變成會流暢地以口哨吹出曲調。習得行為與本能行為 (innate behaviors) 是成對比的,前者是需要經過學習後方得行使的,後者是一受到記號刺激 (sign stimulus or releaser) 即能正確表現的行為反應,不須要經驗的累積或是學習的過程,常見的例子如手摸到熱鍋立即縮回的反射動作。

習慣 (habituation) 和敏感化 (sensitization) 就是最簡單的習得行為之一。個體受到刺激而產生行為反應,如果這個刺激一直重覆發生,而所產生的反應逐漸減弱,甚至停止,我們即稱之為習慣;如果所產生的反應逐漸增強,我們即稱之為敏感化。例如,有些鳥類或哺乳類會在天敵來時發出警告叫聲,動物可藉由聆聽警告聲知道有天敵,而做出躲藏的反應。但是當警告叫聲一直重覆發生,躲藏的反應可能會變慢,或消失,即是習慣,這與肢體疲勞無關,而是經過經驗,改變了行為反應的強度。

早期的習得行為研究從聯想學習 (associative learning) 開始。聯想學習又稱制約 (conditioning),是指動物透過經驗將不同刺激聯結在一起,例如:聲音與氣味;或是經過經驗而將刺激與行為反應之後產生的後果聯結在一起,這個後果可以是獎勵或懲罰。聯想學習可以細分為許多形式,最常被提及的有古典制約 (classic conditioning) 及操作制約 (operant condition)。

假設某個體受到刺激A會產生行為反應X;受到刺激B則不會產生任何行為反應。現在如果讓刺激A和B一直同時發生,經過這樣的經驗之後,即使刺激A不見了,某個體也會開始對刺激B產生行為反應X。某個體將刺激A和B連結在一起,而產生新行為,這個學習過程我們稱之為古典制約(如圖一)。

64482_p1

圖一 古典制約:狗看到A飼料就會滴口水,看到B塑膠杯無反應,連續幾次同時看到A飼料與B塑膠杯同時出現後,對A及B產生連結,A消失後只看到B出現也會有流口水的反應。(本文作者江岱珈製)

讓我們再度假設某個體受到刺激A之後產生行為反應X。若是在行為X產生後給予獎勵,經過這樣的經驗數次之後,某個體將行為X和獎勵連結在一起,因此而讓某個體在刺激A之後產生行為反應X的頻率會增加;若是在行為X產生後給予懲罰,經過這樣的經驗之後,某個體在刺激A之後產生行為反應X的頻率會減少。某個體將行為X和行為的後果(獎勵或懲罰)連結在一起,而產生新行為或改變舊行為,這個學習過程我們稱之為操作制約或工具制約(如圖二)。

64482_p2

圖二 操作制約:對狗說握手,有舉起前腳配合就給獎勵,行為出現的頻率就會上升,反之給予懲罰,行為頻率就會下降。(本文作者江岱珈製)

連結:經驗與習得行為-下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9 −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