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繁殖

Print Friendly

合作繁殖 (Cooperative Breeding)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葉俊偉

在思考生物的生態與演化生物學的過程,我們通常會由生物個體如何面對環境給的挑戰起頭,例如:在溫度變化時,怎麼調節體溫的恆定;或是在缺水的環境下,要怎麼取得水分。然而,許多物種發現,在形成群體,共同生活之後,更容易解決這些環境挑戰。不要單打獨鬥,在群體之中可以獲取個體不易得到的資源(如合作獵食取得食物,共同取暖度冬);可以交換專長、資訊(如在沙漠中取得水池地點的資訊);或是可以取得其他個體的協助(如共同育幼)。這樣形成群體,共同生活就是社會性 (sociality) 的開始。

物種的社會性程度可以從動物聚合成群活動(如濕地的濱鷸成群飛舞);到共同撫育幼體(如本篇將深入說明的合作育雛);到複雜的分工社會(如許多螞蟻、蜜蜂的社會)。後者這類分工極為複雜的社會被稱為真社會性 (eusociality)。真社會性包含三個特徵:

(1) 超過一個世代的個體共同生活;(2) 共同照顧幼體;(3) 角色分工,例如分成從事繁殖和不從事繁殖的兩群個體。

演化生態學家發現,不僅限於真社會性物種,許多其他社會性物種的部分個體也不繁殖,並且協助族群中其他個體繁殖,這種行為稱為合作繁殖 (cooperative breeding)。由於受照顧的幼體並不是照顧者的後代,這種利他行為 (altruistic behavior) 挑戰了「個體的適存度 (fitness) 是受到產生後代數量多寡的影響」的演化學信念。育雛會消耗許多能量,也可能招來天敵,照理說,這種損己利他的行為應該很快就會被淘汰。所以演化學家對這種現象提出疑問:協助者從付出的過程中得到什麼利益?並提出幾種解釋。

威廉.漢彌爾頓 (William D. Hamilton) 在 1964 年提出:協助者幫助的幼體雖然不是自己的直接後代,但此幼體與協助者有共享的基因(例如你與父親或母親共享了 1/2 的基因),可以增加總括適存性 (inclusive fitness)。總括適存性是由個體本身的存活與繁殖,再加上與其有共有基因之個體的存活與繁殖所決定。

共有基因之個體彼此具親戚關係,所以協助者可以藉由提高親戚的存活與繁殖來增加總括適存性。因為協助者的對象是有親緣關係者,所以這種看似損己利他的協助行為背後的演化力量稱為親擇 (kin selection)。另一個利他行為的解釋是,協助者可以藉由協助的過程獲得育幼經驗,從而提高自己未來養育幼兒的成功率。或是可以從所協助的個體繼承到不易獲得的繁殖領域。也就是說,目前看來是損己利他的行為,其實會在未來獲利,促進個體在未來產生足夠後代。

Taiwan_Yuhina

圖一 冠羽畫眉。(圖片來源:wikimedia.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Taiwan_Yuhina.jpg)

最後,臺灣特有種的冠羽畫眉(圖一)則是非常特殊的合作繁殖。牠是一夫一妻,但經常數對共用一巢,最多可達四對,每一對都同時繁殖,而且共繁殖群主要是由「非親戚」的個體組成。上述的兩種解釋:「親擇」和「在未來獲利」似乎都無法解釋冠羽畫眉的合作繁殖。讓我們先了解冠羽畫眉繁殖的習性:每年的四月到九月繁殖季,在這六個月中,由於颱風、豪雨以及天敵捕食,常會繁殖失敗,牠們通常會在失敗後立即再嘗試,在一季之中,多次產卵繁殖的嘗試,平均繁殖成功率僅約兩成。由於合作繁殖時可以共用一巢,降低每一巢的投資,大群體帶回的築巢材料較多,築巢速度較快,失敗時恢復比較快。因此,冠羽畫眉的合作繁殖似乎是從「同舟共濟」中演化而來,提供了另一種合作繁殖的解釋。


參考文獻

  1. Molles, M. C. Jr. (2009). Ecology: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5th edit. McGraw-Hill Medical Publishing.
  2. 沈聖峰 (2002) 梅峰地區冠羽畫眉合作生殖之生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動物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4 +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