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匹靈的故事(History of aspirin)(II)

Print Friendly

阿斯匹靈的故事(History of aspirin)(II)
台北市立永春高級中學化學科蔡曉信老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葉名倉教授責任編輯

Kolbe與他的學生Friedrich von Heyden最早提出使柳酸的製造過程工業化,即著名的Kolbe製程(process)。這個製程使柳酸的生產成本與由天然物萃取相較降低了10倍,也因而奠定今日製藥工業的基礎。

由於柳酸的可使用量增加,因此醫師也開始將其用於治療牙痛及偏頭痛。這也使在Heyden的工廠柳酸的產量每年增加6倍,到了1878年其產量達24000公斤。

在那時候,有一家以生產染料起家的新興公司Bayer,開始將其事業版圖擴展至農業化學品與藥物上。這些早期的藥物化學家試圖改變柳酸的結構,以尋求較沒有副作用的柳酸衍生物。

有許多類似藥物產生,並使用在病人身上。但直到1897年拜耳(Bayer)公司的有機化學家Felix  Hoffmann首先合成了乙醯柳酸(acetylsalicylic acid)(ASA),並藉由相當成熟的結晶技術,使其純度到達醫療用的水準。Hoffmann的ASA免除了以往其它藥物的副作用,也因此被譽為”神奇之藥”(miracle drug),並命名為阿斯匹靈(Aspirin),爾後阿斯匹靈也成為百年良藥。這對Hoffmann而言是無上的榮譽與成就,並且也使他的父親免於受因罹患嚴重風溼病而長期服用柳酸鹽類所導致的嘔吐與胃穿孔等症狀之苦。當然有些副作用仍然存在,如長期服用所產生的不適感,及對少數小孩會引發雷氏症候羣(Reye’s  syndrome),因此不再建議用在青少年及小孩的發燒症狀上。

1899年2月1日乙醯柳酸在德國以阿斯匹靈為商品名註冊,一年後取得美國的專利權,但在英國及德國的專利權申請遭到拒絕因為Heyden chemical factory 宣稱他們先製造出乙醯柳酸。雖然有專利權的爭議但阿斯匹靈仍然很快成為每個家庭醫藥箱裏的必備項目。爾後科學家仍不斷的研究希望能找到”超級阿斯匹靈”(super-aspirin),因此新的”超級止痛藥”(super-analgestic drugs)Celebrex與Vioxx等兩種藥物因此產生,它們可避免阿斯匹靈的副作用,尤其是需長期用藥的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治療上。然而任何新的藥物都可能有一些無法預知的副作用,尤其是長時間使用下。科學家發現在長期使用Vioxx超過18個月後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於是製造商Merck公司在2004年自動停止這個熱門藥物(2003的產值達25億美金)的生產。

最近也發現阿斯匹靈也對癌症、糖尿病及子癲前症(preeclampsia)的治療上提供另類途徑。總而言之,阿斯匹靈的發展史是人類在藥物學上”師法自然”的最佳範例,也惟有如此藥物在使用上才具恆久性。

參考資料:
1. K.C.Nicolaou and T.Montagnon ,Wiley-VCH ,Molecules that changed the world , 2008.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9 −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