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運動(Brownian motion)

Print Friendly

布朗運動(Brownian motion)
臺中國立新港藝術高級中學物理科羅伊君老師/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吳仲卿教授責任編輯

十七世紀,科學家開始研究熱的本質,並嘗試用分子運動觀點解釋熱學現象,但當時「熱質說」相當盛行,因此分子運動論發展非常緩慢。直到後來,確定「熱是一種能量」後,分子運動論又發展起來,科學家們利用分子運動論解釋氣體、液體、固體的性質,皆有完善的結論。

西元 1827 年,英國植物學家羅伯特.布朗(Robert Brown)在研究植物授粉的過程中,利用顯微鏡觀察懸浮於水中由花粉所迸裂出之微粒時,發現微粒會呈現不規則狀的運動,因而稱它「布朗運動」(Brownian motion)。

布朗運動說明了分子不停的在以不規則的方式在運動,稱之為「熱運動」。但以當時的理論,不論是由生物的主動性作描述,或是以尚未成熟的熱力學觀點,皆無法完善的定量解釋「布朗運動」。

直到 1905 年,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以原子的觀點出發,利用統計的方式以及數學上「機率」的概念,分析了此現象與微粒濃度、微粒大小、液體黏滯性、溫度之間的關係。他的觀點建立在液體中的微粒,其擴散過程是由粒子在液體中的滲透壓(osmotic pressure)分佈及粒子相對遷移律(mobility)而決定。因而推導出溫度越高或是液體黏滯性越小則擴散速率越快,布朗運動越明顯。

1908 年,法國物理學家斐林(Jean Baptiste Perrin)以愛因斯坦的理論為基礎,作了一連串的實驗,並於 1910 年完全驗證並支持了愛因斯坦的「布朗運動」理論預測,因此斐林獲得了 1926 年的諾貝爾物理獎。

參考資料:

1. http://en.wikipedia.org/wiki/Brownian_motion
2. 龐寧寧,漫談布朗運動,物理雙月刊,廿八卷一期,2006 年2 月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8 +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