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葉蟲的二三事(三)

Print Friendly

三葉蟲的二三事(三)
台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地球科學科蔡哲銘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劉德慶教授責任編輯

根據化石的紀錄可知在寒武紀初期,三葉蟲就已有很多的種類,且廣泛分佈在各地,之後三葉蟲快速演化,到寒武紀中期,極為興盛。不過寒武紀末期時,發生了三次的三葉蟲滅絕。到了奧陶紀初,三葉蟲適應輻射,可能是因為他的天敵也在之前大量滅絕,所以進入奧陶紀時,得以再次輻射演化;但是奧陶紀晚期,又再次出現物種滅絕的情形,三葉蟲的種類就大量的減少了。志留紀、泥盆紀時,持續減少。到了石炭紀、二疊紀時,就只剩下極少數幾個種屬,最後在古生代結束時,正式宣告完全滅絕。

三葉蟲從五億四千萬年前一直存活到兩億五千萬年前,在這麼長的時間裡也有不小的演變,目前所知的就有1500多種型態不一的三葉蟲。一般而言,三葉蟲的演化可分別從構造上的頭胸腹三個部分的特徵來討論:

頭甲方面可分為幾個方面,頭鞍大致上是由「錐形」→「柱形」→「瓶形」→「梨形」,不過有時候也有例外;頭鞍溝則是由清楚變為不明顯;至於眼部的構造,則是有由大變小、靠近頭鞍漸漸遠離、簡單變複雜的趨勢;另外,還有面線構造,應該是由無面線然後出現面線,而且是由頭甲左右兩側,向中間移動。
  
胸部的演化主要是由分節數目多變少,肋節從有刺變成平整無刺,肋溝由明顯變為不明顯。

尾甲最顯著的變化是由無尾變成小尾,再經過異尾,最後變成等尾。小尾是指尾比頭小的;異尾則是指尾比頭稍小的;等尾就是頭尾等大的種類。
  
由以上所說的頭節形狀變化、胸節數的增減、尾節的融合、刺的發育、面線的演進和眼部形狀與大小,都可能和三葉蟲的生活模式與環境適應有關。也因此,我們可以推測大部分的三葉蟲是底棲在海盆,而部分具有長尾刺的種類,則有可能可以游泳或是在海水中漂浮。
  
另外,由於三葉蟲的演化過程快速,且特徵顯著,各種類所佔的地質年代也不長,再加上數目上極多且分佈廣泛,所以是一種很好的標準化石,根據古生代地層中的三葉蟲化石往往可以鑑定出可靠的岩層年代。如寒武紀初期,可以用「小油櫛蟲Olenellus」;寒武紀中期,可用「奇異蟲Paradoxides」;寒武紀晚期,可用「油櫛蟲Olenus」。而即使到了寒武紀後,三葉蟲種類大為減少,三葉蟲仍然可以作為地質年代鑑定的重要依據,如奧陶紀的「三核三葉蟲Trinucleus」;泥盆紀的「鏡眼蟲Phacops」。雖然到了二疊紀末期,也就是古生代末期,三葉蟲已經完全滅絕,但在後代的節肢動物的一些種類身上,仍可以看到一些三葉蟲的影子,最明顯就是「鱟Horseshoe Crab」。牠屬於「節肢動物門、切口綱、劍尾目、鱟科」,大約在3億年前,就已經以現在的型態居於地球上,也就是因為這樣,有人稱鱟為活化石,雖然與所發現的三葉蟲不盡相同,但還是可以由鱟的身上,推測出一些三葉蟲的生活習性。

參考資料:
井尻正二,1981,古生物學各論,竹地書館株式會社
戚啟勳,1989,化石與古生物,台灣省立博物館出版處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1 − = 0